4月金融總量數據增長既“穩”又“實”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日前發布了2025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與4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
數據顯示,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7%,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8%,增速均較3月末時明顯加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2%,還原地方債務置換影響后增速超過8%。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金融總量數據增長既“穩”又“實”,體現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4月是傳統的信貸“小月”,從前4個月的整體情況看,我國金融總量上行,融資價格下行,呵護宏觀經濟穩定運行。
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仍較大
數據顯示,4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65.7萬億元,同比增長7.2%﹔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06萬億元,與上年同期大致持平。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去年四季度,用於化債的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超2萬億元,今年前4個月又發行了近1.6萬億元。據估算,對應置換的貸款約有2.1萬億元。還原后,4月末人民幣貸款增速維持在8%以上。
“從前4個月的金融總量數據看,社會融資規模、M2、人民幣貸款增速持續高於名義GDP增速,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仍然較大。”業內專家表示,金融總量數據持續較好,也體現出央行逆周期調節和金融穩經濟的政策效果。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向記者表示,在政府債券大規模發行及上年同期低基數雙重作用下,4月新增社融大幅度同比多增,月末存量社融同比增速加快。受上年同期低基數及存量社融增速加快帶動,4月末M2增速較上月末也有顯著上行。兩個主要金融總量增速加快表明,當前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增強。
“從前4個月新增貸款超10萬億元來看,總量保持平穩,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認為,4月新增貸款約2800億元,在還原地方債務置換影響后,當月信貸增速依然保持較高水平。
政府債券發行提速對社融形成支撐
據央行初步統計,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24.0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前4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6.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61萬億元。
“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抬升,反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業內專家表示,政府債券發行提速是最主要的拉動因素。
數據顯示,前4個月,政府債券淨融資4.85萬億元,同比多3.58萬億元。今年政府債券發行節奏明顯加快。業內專家認為,財政支持力度大、發債節奏快,支持擴內需、寬信用,對社融形成有力支撐。
“其中,4月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注資特別國債發行,加上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持續推進,當月淨融資約9700億元,同比多約1.1萬億元,上拉社融增速大約0.3個百分點。”業內專家表示。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后續特別國債的發行進度,仍會保持較快速度,進而促進拉動需求、提振社會信心,並對社融形成有力支撐。
M2增長明顯提速
M2增速大幅回升。數據顯示,4月末,M2余額325.17萬億元,同比增長8%,比上月末高1.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認為,三方面因素支撐M2增速快速上行:一是去年低基數效應,二是去年同期金融數據“擠水分”,三是理財資金流出流入。
王青向記者表示,4月末M2同比增速為8.0%,較上月末加快1.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加大“手工補息”監管力度,企業存款較大規模流向其他金融產品,導致2024年4月末M2增速環比下行1.1個百分點,這會帶動今年4月M2同比增速走高。另外,受政府債券大規模發行推動,4月存量社融增速加快,也對M2增速提供了一定支撐。總體上看,4月末M2增速明顯高於一季度GDP名義增速(4.6%),顯示當前貨幣金融對實體經濟保持較強的支持性。
“在去年較大力度的金融數據‘擠水分’后,過去相當一部分虛增的、不規范的存貸款被壓縮,金融總量數據增長更穩更實。同時,今年以來,存款向理財分流的情況也明顯減少,部分資金還從理財回流到存款賬戶。”業內專家表示。
另據央行數據顯示,4月存款減少約8700億元,對M2增速上拉影響約1個百分點。業內專家表示,還原去年基數的特殊因素影響,4月末M2增速仍將保持3月末時相對平穩的增長水平。
理財資金大幅流出流入也有明顯影響。去年前4個月,債券價格整體處於持續上漲態勢,居民購買理財的熱情升溫,大量存款“搬家”到理財產品。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雙向波動,存款也未出現去年的大量“搬家”情況,人民幣存款同比減少對M2可以起到正向上拉作用。
業內專家認為,長期看,我國M2增速總體保持在7%以上,持續高於名義經濟增速﹔短期看,M2增速會受市場運行、經濟主體行為等因素影響,出現一定的暫時性波動,但可以將M2增速作為貨幣政策的觀測性指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