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 | 滕王閣,AI+AR眼鏡喊你補背序bug!
2025年07月12日11:48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22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7月10日,在位於江西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內的公司展廳,靈伴科技rokid創始人祝銘明戴上6月底剛下線的全球首款AI+AR眼鏡,“背誦”《滕王閣序》。
“沒背,念!”祝銘明取下AI+AR眼鏡,記者上前一看,原來《滕王閣序》清晰地顯示在鏡片上。
“滕王閣景區背序免門票,帶上AI+AR眼鏡,是不是都可以’免票’了。”大伙笑言。
當然,眼鏡和數智技術的結合,應用場景遠不止於此。這款AI+AR眼鏡,有實時中英文互譯功能,還能看視頻、讀微信、接電話等。戴上AR眼鏡,在園區的眼鏡博物館,能自動顯示眼鏡發展歷史、鷹潭眼鏡產業發展歷程等導覽信息,不需要導游講解,十分方便。
作為全國五大眼鏡產業基地之一,鷹潭和眼鏡結緣已久。早在清嘉慶年間,鷹潭就出現了眼鏡作坊和眼鏡銷售幫會組織,“一副擔子滿天飛,走遍廣東走遼西”這句順口溜是早些年鷹潭“眼鏡人”外出闖蕩的生動寫照。1976年,余江區組建48人的“中童公社眼鏡服務組”,拉開了現代眼鏡產業發展序幕。20多年前,余江區將眼鏡產業作為支柱產業重點培育,規劃建設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逐步形成涵蓋原材料、配件、鏡片、電鍍、成品眼鏡及設備制造的完整產業集群。
“AR產業看中國,我們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都走在世界前列。”祝銘明對智能眼鏡的未來充滿自信。從一副扁擔走天下,到如今AI+AR智能眼鏡與傳統眼鏡比翼齊飛,余江正以科技為翼,開啟產業發展新紀元。截至2024年,產業園已集聚企業300余家,培育自主品牌90余個,獲授專利137項,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實現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8.22億元。
(責編:楊曦、李楠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