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網絡貨運新規范出台 為貨運司機權益保駕護航

2025年07月15日13:25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喬雪峰)道路貨運作為支撐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連接著生產與消費的 “最后一公裡”,而 廣大貨車司機正是這條動脈上的“流動基石”。近年來,隨著網絡貨運新業態快速發展,平台化交易模式極大提升了貨運效率,但同時也出現了運價惡性競爭、運費拖欠、貨源信息不實等問題,影響著貨運行業的健康發展。

近日,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組織滿幫集團、貨拉拉、滴滴送貨、快狗打車四家主要網絡貨運信息交易撮合平台聯合簽署並公開發布《網絡貨運信息交易撮合平台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自律公約》(以下簡稱《自律公約》),旨在促進道路貨運新業態規范健康發展,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自律公約》聚焦各方反映強烈的侵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問題,提出實施平台貨主實名制度、嚴格貨源信息審核、阻斷超低運價貨源、保障運費及時結算、聯合制約失信貨主、持續開展抽成“陽光行動”、規范車貼使用、規范開展宣傳促銷活動、落實12328接訴即辦、暢通司機訴求表達渠道10個方面具體內容。

《自律公約》提出,將建立實施貨主(包含企業法人、自然人、貨運中介等不同身份貨主)的實名認証制度,嚴格登記、審核貨主身份信息。自2025年11月1日起,不再向未實名登記的貨主提供貨源信息發布服務。

《自律公約》提出,將積極監測、合理評估重點地區、線路、貨類的運輸成本,建立實施過低運價阻斷機制,及時攔截或干預明顯低於運輸成本的貨源信息。綜合採取貨主預付運費、購買運費補償險、運費催付、賠償先付等手段,積極督促貨主履約,幫助司機及時、足額獲取運費收入。各平台承諾不將司機運費提現與平台的司機行為分、能量值等關聯挂鉤,不拖延支付司機運費。

此外,《自律公約》提出,對發布虛假貨源、惡意拖欠運費的貨主賬號(含發貨人手機號)將限制下到付訂單、實行暫時或永久性封禁,並共享失信貨主清單,實行一家平台封禁,平台企業共同抵制。

《自律公約》提出,將誠信對待司機,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降低過高收費和抽成比例,不克扣司機實際行駛裡程及支付費用,合理設定免費等候時長。當司機與其他各方產生糾紛時,履行平台義務,建立人性化判責機制。

各平台相關負責人一致表示,將做好《自律公約》落地執行,並將結合司機生產生活需求,提供力所能及、多樣化的關心關愛、困難幫扶等愛心服務,歡迎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和廣大司機朋友監督。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