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AI超級聯賽,何以落戶廣西?

2025年07月19日08:17 | 來源:中國新聞網222
小字號

原標題:AI超級聯賽,何以落戶廣西?

近期全國各地高溫熱浪持續。在廣西南寧,即將於7月19日啟動的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簡稱“AI超級聯賽”),或將為這個夏天再加一把“火”,引燃行業熱血與激情。

此次“AI超級聯賽”以“AI廣西 AI中國 AI東盟”為主題,從7月持續至11月,吸引國內外頭部企業、科研團隊、高校學生及個人開發者參與,挖掘東盟應用場景,重點培育面向東盟市場的人工智能新興企業,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如此重磅賽事緣何落戶廣西?廣西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優勢、底氣?廣西在助力中國—東盟人工智能產業合作方面又將發揮哪些作用?諸多問題,引發各方關注。

需求與優勢的雙重考量

當前,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重點。

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明確提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重點發展人工智能,這是廣西基於戰略轉型需求與區位優勢的雙重考量。

一方面,廣西的產業基礎長期以來以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為主導,經濟轉型面臨著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的雙重壓力。當地官方將人工智能視為培育新質生產力、重構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引擎,旨在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在新賽道實現趕超。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已成為深化中國—東盟合作、構建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抓手。廣西處在中國14億人口和東盟7億人口兩個大市場的關鍵節點,在助力打造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走向東盟的樞紐節點、中國與東盟人工智能資源要素匯聚的重要前沿、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高地等方面,區位優勢顯著。

構建跨境產業生態

如何搶抓人工智能“風口”?廣西提出,高效銜接國際國內資源和市場,把東盟國家作為廣西發展人工智能的重點方向,以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建設為重要載體,依托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等國家級數字化開放平台,從策略、整合、場景入手,加快布局引進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企業,攜手各方,合力構建跨境產業生態。

今年以來,廣西積極開拓面向東盟的應用場景,小語種語料庫建設正式啟動,中國—東盟法律大模型2.0版本建成投入使用,加速打造中國—東盟微短劇內容平台、中國—東盟地質災害早期預警系統、瀾滄江—湄公河地區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識別等一批人工智能應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園區發展和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提供的信息顯示,今年1月至6月,廣西全區新簽約人工智能項目90個,總投資475億元人民幣。目前,已有一批項目在廣西布局建設AI智算中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加快賦能新型工業化。

賦能千行百業“慧”及於民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轉化,深度賦能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實現技術普惠。這與此次“AI超級聯賽”堅持“開放共享”的辦賽理念不謀而合。

賽事的開放,體現在面向中國國內和東盟國家的頭部企業、科研團隊、高校學生及個人開發者等開放,不設門檻,鼓勵中國與東盟團隊聯合組隊參賽,積極探索在東盟國家舉辦賽事活動。

賽事的共享,既體現在賦能千行百業,也體現在“慧”及千家萬戶。據廣西官方介紹,此次“AI超級聯賽”將重點突出廣度、深度和實用性。賽事將聚焦AI+汽車、境外人才、跨境電商、智慧文旅、智慧農業等17個重點領域設置賽道,特設“AI大家創”全民挑戰賽,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設置“場景突圍”應用創新賽,重點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在細分場景中的深度落地﹔設置“揭榜挂帥”產業命題賽,以攻克產業核心技術為目標,圍繞各產業關鍵瓶頸問題定向“發榜”。

此外,賽事還將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醫療、交通、氣象、生活應用等場景下的深入應用與價值實現,挖掘能夠快速落地並具備可擴展性的創新解決方案,讓人工智能發展應用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惠及於民。(記者 楊陳)

(責編:楊虞波羅、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