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拉薩海關推動建設面向南亞開放通道——

貿易暢通助力興邊富民(市場萬花筒)

本報記者 羅珊珊
2025年07月23日05: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走進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國際陸地港,一輛載有日用百貨的大型卡車正緩緩駛入海關監管場所。“最快3分鐘便可查驗放行。”日喀則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次仁措姆介紹,今年6月,國際陸地港的貨運量達246噸,貨值525.7萬元。

  西藏位於我國西南邊陲,是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帶一路”建設面向尼泊爾等周邊國家的重要樞紐。近年來,西藏不斷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吉隆、亞東、樟木、普蘭口岸沿喜馬拉雅山脈分布,一條條“天路”暢通綿延,成為面向南亞互聯互通的貿易走廊和興邊富民的民生大道。

  “日喀則國際陸地港是西藏建設通道經濟的又一布局。”次仁措姆表示,去年8月剛剛封關運行的日喀則國際陸地港,區位優勢明顯:半小時可達日喀則機場,2.5小時可抵拉薩,直通吉隆、樟木、裡孜等重要邊境口岸,陸路運輸3至4天可直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據了解,中國與南亞間的貿易往來如果通過東南沿海地區走海運,運輸時間通常需要45天左右。但通過西藏陸運,經尼泊爾轉運出口,僅需15天左右,運輸時間大大縮短。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拉薩海關立足西藏區位優勢,推動建設面向南亞開放的黃金通道,以貿易暢通助力民心相通、興邊富民。

  近兩年,拉薩海關主動銜接成渝方向物流路線,推動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形成聯動效應,促進我國貨物經尼泊爾直通南亞的廣闊市場,提升西藏內連西部、外通南亞的戰略輻射作用。

  目前,吉隆、樟木、裡孜等邊境口岸實現客貨雙通,拉薩青稞白酒、日喀則活羊、昌都紅酒、林芝蘋果、阿裡礦泉水等西藏特色產品均已陸續實現出口。數據顯示,2024年西藏對尼泊爾進出口51.2億元,增長84.8%,佔中尼兩國貿易總值的32.7%。今年上半年,西藏對尼泊爾進出口21.93億元,同比增長22.1%。

  在西藏上誠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水果包裝車間內,工人們將一批鮮蘋果裝載至貨車內,經拉薩海關所屬林芝海關關員檢驗檢疫合格后,即將銷往尼泊爾。

  林芝平均海拔3100多米,素有“西藏江南”之稱,是西藏重要的水果生產基地。林芝蘋果是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是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產業支撐。

  “公司在林芝共種了4600畝蘋果樹,產出的蘋果主要出口尼泊爾、新加坡等國家,海關開辟了新鮮水果通關綠色通道,享受隨約隨檢、隨檢隨放等優惠政策,實現‘保鮮出口’。今年,我們預計出口蘋果1000噸。”該公司負責人李隆景說。

  接下來,拉薩海關將繼續發揮口岸經濟興邊富民作用,支持外貿與特色農牧、高原輕工、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邊境口岸從通道式過路經濟向多元化實地經濟轉變。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3日 19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