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業態、新消費——
第七批新職業聚焦三個“新”


科技日報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吳葉凡)22日,記者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第七批新職業正式發布,包括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在發布會上介紹,這次發布的新職業和新工種,反映了新質生產力創造就業新賽道,見証了高品質生活催生就業新空間,主要特點體現為新技術驅動、新業態催化、新消費孕育三個“新”。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度應用,催生了大量數字新職業、新工種。“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續迭代升級,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此次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新工種,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動畫制作市場注入人力資源新動能。”王曉君說。
新業態的發展正在深刻重塑就業市場,催生出一批兼具技術含量與時代特色的新職業、新工種。比如,無人機是低空經濟領域增長最為顯著的賽道之一。據有關方面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行業無人機擁有者注冊用戶161.9萬,全行業注冊無人機共217.7萬架,均比上年底增加了一倍。
隨著無人機規模快速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相關崗位需求持續增加。“此次發布的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新職業,主要從事無人機群飛行路線規劃、飛行計劃與飛行任務制定、飛行現場管理等。這些職業吸引了很多懂技術、有創意的年輕人。”王曉君說。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健康管理、精神文化、個性化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新消費催生新的職業。“比如,此次發布的室內環境治理員、睡眠健康管理師、旅拍定制師等新職業新工種,集中於現代服務領域,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在其中挖掘新機遇,尋找新的就業創業機會。”她說。
新職業和新工種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讓勞動者有了更廣闊、更多元的職業發展路徑。“總的看,很多新職業的崗位需求和人才供給,都在快速增長。但是,一些領域人才缺口依然較大。”王曉君表示,新職業發布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職業標准和評價規范,加強新職業培訓和評價工作,引導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對接、與社會發展同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辦法(試行)》:加強生態流量泄放調度管理
-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歐陽易佳)近日,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對生態流量泄放調度、監測預警等關鍵環節作出具體規定,進一步完善生態流量全鏈條管理體系,為保障河湖生態用水、維護河湖健康生命提供制度支撐。…
- 4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維持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消息,7月21日8時至22日8時,福建沿海、廣東沿海和中北部、廣西南部、海南西部、四川東南部、湖南北部、湖北西部、山東北部西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漳州莆田、廣東潮州、廣西防城港、湖南常德等地降了大暴雨,吉遼閩粵桂川渝雲魯疆等地4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7月22日上午,水利部滾動會商研判全國雨水情形勢,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向內蒙古、遼寧、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10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出“一省一單”靶向預警,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水庫安全度汛等工作。…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