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經濟”帶動文娛旅游消費持續升溫


近兩年來,演唱會經濟蓬勃發展,“為一場演唱會奔赴一座城”正逐漸成為很多人的旅行新風尚。
日前,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在談及2025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市場情況時表示,服務消費進一步擴大,文娛旅游消費熱度不減。其中,演出市場尤為火爆,上半年全國演唱會票房同比增長約四成。
被譽為“行走的GDP”的演唱會經濟,究竟如何撬動城市消費?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演唱會作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動,已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強勁助推器。除了演出票房收入外,還衍生出涵蓋住宿、餐飲、交通、旅游、購物、娛樂等多個領域的一系列消費需求。此外,演唱會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在城市品牌塑造與形象傳播方面也具有獨特價值。借助明星藝人的社會影響力和社交媒體的裂變傳播特性,成功的演唱會項目能夠顯著提升舉辦城市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從而進一步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消費。
“除了交通、酒店、餐飲等消費外,演唱會還能帶動周邊文創產品消費,如印有演唱會主題或明星形象的T恤、鑰匙鏈等,這些文創產品不僅有紀念意義,還能成為傳播城市文化的載體,推動文旅產業騰飛,釋放經濟新活力。”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看一場演唱會,相當於度過了一個小長假。”家住河北的小李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6月份,他在北京觀看了孫燕姿的演唱會,最終的花費除了演唱會門票外,還包括兩晚酒店住宿、多個景點打卡以及餐飲消費,總支出大約是門票的4倍。
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潛力,多地正以演唱會經濟為切入點,激發文娛旅游消費活力。
以四川為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鏈專項工作方案》明確,聚焦演藝產業等十大重點領域,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鏈式協同、集群發展、能級提升﹔《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的決定》提出,打造演藝賽事產業發展高地。通過引進高水平演藝賽事活動,支持舉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和影視節,積極承辦國際國內頂級體育、文藝、電競等賽事,推廣“跟著演藝(影視、賽事)去旅行”。
隨著演唱會經濟步入高速增長期,各地應如何打好這張經濟牌?付一夫認為,首先,各地方政府需構建系統性政策支持體系,通過財政激勵、稅收優惠、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等措施,推動演唱會經濟發展,提升演出項目落地效率,增強城市對優質演藝資源的吸引力﹔其次,各地要立足本土文化資源稟賦,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演唱會+旅游”融合產品,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演藝的有機結合﹔最后,各地應系統提升交通接駁、住宿接待、餐飲服務等配套保障能力,通過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助力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消費動力,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場美譽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辦法(試行)》:加強生態流量泄放調度管理
-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歐陽易佳)近日,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對生態流量泄放調度、監測預警等關鍵環節作出具體規定,進一步完善生態流量全鏈條管理體系,為保障河湖生態用水、維護河湖健康生命提供制度支撐。…
- 4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維持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消息,7月21日8時至22日8時,福建沿海、廣東沿海和中北部、廣西南部、海南西部、四川東南部、湖南北部、湖北西部、山東北部西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漳州莆田、廣東潮州、廣西防城港、湖南常德等地降了大暴雨,吉遼閩粵桂川渝雲魯疆等地4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7月22日上午,水利部滾動會商研判全國雨水情形勢,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向內蒙古、遼寧、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10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出“一省一單”靶向預警,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水庫安全度汛等工作。…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