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邁出關鍵步伐

王軼辰
2025年07月23日09:01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邁出關鍵步伐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工人在廉州500千伏超高壓變電站巡檢。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任務。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的復函》,明確今年將實現跨電網經營區交易常態化開市。這為今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按下加速鍵。

  建立“網上電力商城”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經過10年的探索實踐,我國電力行業“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行業格局基本形成,多層次多品類多功能的電力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實現從“計劃電”到“市場電”的重大轉型。2024年,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6萬億千瓦時,佔比達63%。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在各自經營區內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電力市場。

  不過,自2002年“廠網分開”的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就一直各自承擔不同片區的輸配電業務,因規則差異、系統特性不同等,兩個電力市場互不聯通,兩網間缺乏常態化市場交易機制,電力互濟以應急調度等為主,“一線一議”“一事一議”,頻次少、規模小、靈活性差,阻礙了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推進,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增加了系統的隨機性、波動性,依靠大電網在全國范圍內促進富余新能源消納、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間電力市場的分割,成為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關鍵堵點。

  談及兩大電網統籌運行,清華大學教授、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夏清表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已建成跨區域市場,突破省級獨立模式后,關鍵在於打通“最后一公裡”。

  跨電網經營區交易機制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交易機制的建立,意味著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分別組織電力交易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范圍的‘網上電力商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韓放說,兩個電網的經營主體能夠基於一套統一的制度和規則實現跨經營區交易,實現電力資源在全國統一大市場自由流動。

  綠電消納更加便捷

  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是如何實現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建立跨電網常態化交易機制后,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將分別收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經營區內的跨電網交易需求,通過交易平台間的信息交互實現供需精准匹配,按照交易類型由一方交易機構完成出清,交易結果在兩側平台實時共享、共同披露。

  值得關注的是,交易機制創新提出“一地注冊、各方共享”,電力市場經營主體在一個地方注冊后,在全國電力市場都可享受同等資源,破除了經營主體跨區參與的制度性門檻和技術障礙。

  在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下,綠色電力消納將更加方便。交易機制明確,單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可作為交易基本單元參與跨區交易。今后,綠色電力在兩網中自由流動將成為常態,東部負荷中心的企業能夠更便捷、更市場化地購買西部、北部風電場和光伏電站所產生的綠電,西部地區也能進一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今年3月,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依托閩粵聯網工程,完成全國首筆跨經營區綠電交易,連續22天把來自廣西、雲南的綠電送至上海,為交易機制的實踐提供了重要示范。

  “截至今年5月,我國新能源總裝機達16.5億千瓦。”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總經理謝開介紹,隨著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單一電網調節能力漸顯不足。例如,中午光伏發電存在消納難題,夜晚則供不應求﹔天氣變化讓新能源發電波動更劇烈。我國幅員遼闊的特點,恰恰提供了破解難題的鑰匙——不同地區的供需差異,蘊藏著巨大的互濟潛力。

  謝開進一步解釋,當新疆光伏發電量大增、消納困難時,廣東正迎來晚高峰,消納能力強勁。保供層面同樣如此,廣東度夏高峰始於5月,而國家電網區域的度夏高峰在7月、8月,錯峰互濟空間廣闊。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部主任張顯介紹,此次交易機制明確,跨電網交易不收取交易費,電價水平也將隨行就市。

  保障高峰用電需求

  建立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的成效已初步顯現。在此前試點中,雲南、廣西綠電送往上海,“三北”綠電輸往廣東,成交綠電超8700萬千瓦時﹔度夏期間,南方電網送國家電網的交易電量超20億千瓦時,閩粵直流首次實現度夏期間全時段200萬千瓦滿送。未來,隨著全周期常態化開市和更多跨電網通道建設,輸電通道利用率將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持續增強,保供互濟更加靈活。

  當前,正是電力迎峰度夏工作的關鍵時期。“加強跨省跨區電力互濟是做好全國電力保供的一項重要措施,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跨經營區的電力互濟。”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近幾年迎峰度夏(冬)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協調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和有關地方統籌資源,在推動跨經營區電力互濟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

  上述負責人表示,建立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能夠有效發揮我國大電網資源配置平台優勢,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進一步深挖全網電力供應潛力,實現供需有效匹配,提升全國電力保供能力,在迎峰度夏電力保供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交易機制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國將在年度、月度、月內、現貨等交易周期,實現跨電網經營區交易常態化開市,有力支撐度夏期間電力保供,組織多方向綠電交易,滿足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地區綠電消費需求,並探索達成多年期綠電交易簽約。

  隨著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間物理聯通不斷增強,網間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跨電網經營區交易將進一步縮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頻次,逐步實現按工作日連續開市,現貨交易實現日前、日內連續開展。遠期,將推動兩網進一步統一市場規則、交易品種和交易時序,最終實現各自經營區內和跨電網經營區間交易融合開市。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