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活力中國調研行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在青海:綠電與算力雙向賦能

人民日報客戶端青海頻道 賈豐豐 李思堯
2025年07月23日09:20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222
小字號

來到西寧市海湖新區的青海省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大屏上動態顯示著全省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等各類清潔能源的發電量及重點用能企業能耗變化情況。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蔚青指尖劃過監控屏,微笑道:“光伏板吸飽陽光時,電流如金色溪流淌入﹔風電場葉輪旋轉時,綠電又化作無形清流奔涌而至,而這背后,高原藍是天然散熱器,綠電更是我們的核心動力源。”

青藏高原這片神奇的土地,擁有發展清潔能源的“天選優勢”:豐富的水能、充沛的光照、優質的風場、廣袤的土地。目前,青海清潔能源佔比已突破94%,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佔比“雙主體”。

青海搶抓機遇,利用“綠電”的天然優勢,下大力氣謀劃綠色算力產業布局。

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成為全國首個開展綠色算電協同發展試點的省份。國家支持青海省在清潔能源發展、綠算綠電優化配置、網絡基礎能力夯實、源網荷儲協同、綠色算電場景應用方面先行先試,為青海全方位融入國家算力發展大局提供了政策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高原資源能源稟賦,聚焦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謀篇布局,作出打造綠色算力產業基地的戰略部署,著力推進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先行推動綠色算電協同創新發展。

——150天創造“青海速度”:今年初,中國聯通·阿裡雲全國產芯片萬卡集群項目從簽約到投運僅用150天,不僅保障了春晚全球直播,更刷新了行業建設紀錄。

——破解世界級難題的“青海智慧”: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的建設,為全球智算能源供給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當“星空之眼”遇見“綠算大腦”:在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東半球最佳天文觀測點,未來EB級的天文數據將通過綠色算力解碼宇宙奧秘。

——繪制全球氣候的“青海曲線”: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觀測站的“二氧化碳濃度曲線”,正在通過綠算分析為氣候變化研究提供關鍵數據。

一年來,青海省與百度、阿裡等7家全國互聯網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全球首個“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的全清潔能源微電網算力中心啟動,國內首個全國產芯片萬卡綠算集群點亮。百度標注中心、金山智算中心、京東智算私有雲、新華三圖靈小鎮等項目相繼落地。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合閘運行,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投運,首個青海綠色算力科創飛地在北京設立,產業集聚效應顯著提升。

三江源頭,高原腹地,綠算賦能千行百業。從算力、模型到應用,從數據標注、呼叫客服到氣象分析、城市治理、存儲災備,推動業態多元拓展。

海東市、海南州等地建立百度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基地,解決就業400余人﹔西寧建成全國首個省級“雙碳”大數據中心,匯聚全省90%以上能源產供儲銷數據,為能源革命提供了數字支撐﹔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應用場景加速孵化,涌現出“智能鹽湖”,“智游青海”、高原“智慧農牧”等應用場景,印証了綠色協同充滿“青海智慧”的發展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也展現出了綠色算電協同的廣闊發展前景。

青海在全國率先發布5項綠色算力地方標准,先后出台綠色算力基地建設方案、促進綠色算力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以及能源、科技、人才等領域支持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舉措,設立數字經濟發展的專項資金,初步構建起集方案、措施、標准於一體的政策體系,為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全省算力規模突破1.5萬PFLOPS,較2024年初增長30多倍。目前,4個萬卡級算力集群建設加快推進,預計年內實現標准機架和算力規模“雙翻番”。

當清潔電流與數據洪流在高原相遇,數字時代的“酥油茶”,越喝越甜美!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