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鹽鹼地長出“新糧倉”
2025年07月27日09:19 | 來源:人民網
222


鹽鹼地綜合利用是世界難題。2018年春天,我從廣東深圳飛越5000多公裡來到新疆喀什。一看,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一測,土壤鹽分39‰,重度鹽鹼。老鄉們說:“我們祖祖輩輩都種不出糧食,你們能行?”
我們帶來的“海水稻”,不但能在鹽鹼地扎根,還能給土地“排毒”。幾年來,從1畝試驗田到1萬畝示范基地,畝產從450公斤一路攀升至853公斤。
科技成果轉化往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擴種要錢,建廠要錢,科研更要錢,但科創企業沒廠房設備可抵押,貸款很難批下來。
關鍵時刻,工商銀行及時提供金融支持。銀行從專利含金量、研發投入佔比、人才實力等維度對企業進行評估,以“創新積分”匹配信用額度,深圳、新疆分行聯動,一筆一畫做普惠,3年累計提供2000多萬元普惠貸款。
“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的鏈條正加速轉動。“海水稻”打好頭陣,高品質、耐鹽鹼的小麥、玉米、大豆等陸續跟上,全國5億畝可開發的鹽鹼地,就是未來的“新糧倉”!(人民網記者趙竹青整理)
(責編:趙竹青、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