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消費活力 文旅賦能城市經濟
					2025年08月01日20:03 | 來源:人民網 222
222
				
				 222
222
				 小字號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記者王紹紹)從河北“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的休閑邀約,到雲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詩意表達﹔從貴州“村超”、江蘇“蘇超”引發的全民狂歡,到演唱會、音樂節掀起的消費熱潮,如今的文旅產業正以多元形態融入城市肌理,成為拉動實體經濟的新引擎。
當前,文旅經濟的“熱度”已顯現出強勁動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內需貢獻率達68.8%,第三產業持續領跑,而文旅產業正是其中的核心增長極。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報告印証了這一趨勢:一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突破113億元,吸引近4000萬人次觀眾﹔上海一季度40場大型演出直接帶動消費超60億元,73%的跨城觀演人群推高周邊酒店入住率至95%。
以一場巡演為例,演唱會資訊官宣24小時內,上海、青島等四城酒店搜索量暴漲470%。而與演唱會有關的傳播資訊類信息,更是帶動不同品類的營業額大幅增長。一場演出激活一座城,已從現象變為常態。
更深層的“熱度”,源於文旅與城市基因的深度融合。當前,博物館、科技館成為假日消費新寵,一場巡演帶火官方伴手禮,一場City Walk讓城市街巷成“打卡地”,這種“流量”到“留量”的轉化,藏著文旅持續升溫的密碼:一方面,“粉絲經濟”與綠色公益、傳統文化碰撞出正向價值,讓千年文脈借由現代傳播“破圈”﹔另一方面,演唱會與市井煙火相融、球賽與地域風情共生,讓文旅從“單點熱鬧”變為“全域沸騰”。
專家表示,要讓這份“熱度”持續升溫,關鍵在於抓住三個核心:其一,以“特色”為根,深挖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自然稟賦,避免同質化競爭﹔其二,以“融合”為要,推動文旅與商業、科技、公益跨界聯動﹔其三,以“長效”為基,在流量爆發時筑牢服務根基,在熱度沉澱后完善業態生態。
(責編:郝帥、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 
				
			 
































 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強國論壇
強國論壇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少年
人民日報少年 人民網+
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手機人民網 領導留言板
領導留言板 人民視頻
人民視頻 人民智作
人民智作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