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特色種植鋪就致富路

馬洪超
2025年08月11日08:58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特色種植鋪就致富路

  “快來嘗嘗我們的玉木耳蓮子羹,與蓮子搭配的不是銀耳,是玉木耳。”近日,記者一走進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辦公樓一層大廳,企業負責人孫森便介紹起自家產品。

  孫森說,玉木耳產品是公司近兩年在發展菌棒生產、木耳栽培基礎上新研發的,有別於傳統的黑木耳和銀耳,目的是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壯大當地木耳產業。

  汪清縣位於吉林省東部山區,地處長白山東麓。得益於當地優良的水質、近90%的森林覆蓋率、適宜的晝夜溫差,這裡的黑木耳生長周期長、子實飽滿、微量元素含量高,品質與口感備受消費者認可。2021年,汪清黑木耳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認証。

  2017年,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在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河村投資建設了3.5萬平方米的智能生產車間,可日產黑木耳三級菌棒15萬袋。公司還建設了智慧溫室木耳生產基地,80棟智慧化管理的吊袋栽培木耳大棚,可年產木耳約200噸。

  來到汪清縣雞冠鄉大北溝村,紅雞冠黑木耳合作社理事長林岩告訴記者,合作社2018年開始栽培黑木耳,最早採用露天地擺模式,一畝地能擺1萬多個菌包﹔2023年春,合作社建起了14棟吊袋菌包栽培大棚,一畝地擺放的菌包數是地擺的3倍多﹔去年,他們又投資近2000萬元建設了120棟吊袋大棚,於今年年初投入使用。

  說起汪清縣木耳產業未來的發展,孫森認為,還需通過培育新品種、發展深加工、做強品牌把產業鏈條做長,把產業附加值做大。近幾年,他們公司與一些網絡平台共建數字化供應鏈,讓木耳面、玉木耳羹、木耳乳酸菌等創新產品直抵網紅直播間、連鎖商超﹔還與一家日本企業聯合開發木耳脆片,市場銷售情況良好。

  截至目前,黑木耳產業已覆蓋汪清縣60%以上的行政村,栽培總量超6.5億袋,年產黑木耳達3.5萬噸,帶動當地村民就業超過3萬人,成為汪清縣的一大富民產業。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