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部分上市公司2024年財報存在會計處理或財務信息披露錯誤

2025年08月19日09:01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黃盛)日前,証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財務報告會計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上市公司總體上能夠較好地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但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收入、長期股權投資與企業合並、金融工具、資產減值、非經常性損益等方面,存在會計處理或財務信息披露錯誤。証監會將跟進問題,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后續監管處理,進一步加強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監管。

據《報告》介紹,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場共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財務報告,其中主板3185家、創業板1377家、科創板586家、北交所265家。按期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中,192家被出具非標准審計意見,其中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56家,帶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35家,同時帶強調事項段和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8家,保留意見72家,無法表示意見21家。

具體來看,在收入相關問題方面,《報告》審閱分析發現,部分上市公司財報未恰當採用時段法確認收入和成本、未恰當核算點價模式下的銷售收入、未恰當處理銷售返利、未恰當處理合同履約成本﹔在長期股權投資和企業合並相關問題方面,《報告》提出部分上市公司財報未正確判斷合並財務報表范圍、未恰當確認以“一攬子交易”方式分步實現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未恰當處理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或有對價、未正確處理內部交易對合並財務報表項目的影響、不喪失控制權情況下處置子公司部分股權時未恰當列示少數股東權益,此外,少數股東業績承諾相關或有對價后續會計處理不恰當。

在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相關問題方面,《報告》指出部分上市公司預期信用損失計提不恰當、未正確區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未及時就購買少數股東權益確認金融負債、未恰當處理存貨採購中的價格修正條款、錯誤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重分類為持有待售資產﹔在資產減值方面,《報告》認為,部分上市公司未恰當計提存貨跌價准備、未恰當區分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未恰當計量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未恰當計提在建工程減值准備,等等。

與此同時,《報告》還列明部分上市公司在列報與披露方面的問題和非經常性損益相關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証監會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續跟進審閱發現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后續監管處理﹔二是進一步加強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監管,持續完善監管工作機制,提升監管效能﹔三是針對市場熱點難點會計問題,加強實踐指導,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責編:羅知之、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