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網絡王文京:讓AI在企業落地


8月15日至17日,由用友主辦的2025全球商業創新大會(GBIC·2025)在深圳隆重召開。會上,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發表題為《讓AI在企業落地》的精彩演講,指出中國新一代企業軟件在全球市場已具有競爭力。數智化時代,中國企業軟件與智能服務平台將引領全球。
企業成功落地應用AI的三大工作
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DeepSeek在今年春節引爆的AI熱潮,AI在中國企業已從普及教育階段進入到普及應用階段。AI與千行萬業的融合日益深入,已成為新時期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力。賽迪顧問報告顯示,未來5年,全球AI智能體市場規模將以超過4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增長。IDC調研數據顯示,到2026年,將有50%的中國500強數據團隊使用AI Agent來實現數據准備和分析。
企業作為AI應用落地的主要陣地,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遇。王文京認為,基於中國領先的數智商業環境、中國在大模型等AI底層技術上的突破、中國企業從上到下對AI的熱烈擁抱、中國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四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可以預見,中國企業的AI普及應用將走在全球前列。
如何才能讓AI在企業成功應用落地?王文京指出,接入或部署大模型是必須的,但是還不夠,企業需要推進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升級應用數智化的新一代企業軟件﹔二是加強開展數據治理、知識治理﹔三是接入或部署主流大模型和垂類模型。
AI對企業軟件帶來六大改變
AI不僅重塑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生產運營,對企業軟件產業本身也帶來革命性改變。王文京認為,AI對企業軟件的改變包括6大方面:企業軟件突破了原有的能力邊界、價值層級,從通過記錄、運算實現執行、協同,到通過感知、推理、調度實現自主決策、規劃、行動,給企業帶來全新價值﹔模型層(MaaS)成為企業軟件的戰略構成,而且是模型矩陣﹔智能體 (Agent) 成為企業軟件新的形態,可以實現更加靈動的應用與服務﹔用戶交互方式從“菜單式操作”到“自然化協作”,范式從“被動工具”到“主動伙伴”﹔付費/商業模式可能發生改變,走向按照業務結果付費﹔為企業軟件的研發、交付、服務帶來全新的高生產力工具,實現智能研發、交付、服務。
王文京表示,中國企業軟件產業近年來經歷了理念創新、技術升維、產品換代、業務轉型、產業生態化、市場全球化的積極創新,在全球市場已具有競爭力。其中,用友戰略投資、傾力打造的全新一代產品——用友BIP,為企業數智化而生。從信息化的ERP到數智化的BIP,實現了企業軟件的一次換代,為企業帶來全新價值。
用友BIP的獨特優勢是“原生一體化”,由四個維度的一體化支撐構成:一是“AI×數據×流程”原生一體化,幫助企業真正落地應用AI﹔二是平台、領域應用、生態的融合一體化﹔三是打通財務、人力、供應鏈等用友BIP十大業務與管理領域,能幫企業實現業務及管理全流程一體化拉通、集團全級次企業一體化共享與管控﹔四是核心企業與產業鏈成員一體化協同,即產品的應用范圍不僅在產業鏈核心企業,還覆蓋至產業鏈上下游的成員企業,實現產業鏈協同。通過“原生一體化”,用友BIP讓企業的數智化建設與運營消除“應用煙囪、數據孤島、智能碎片”。
中國企業軟件與智能服務平台將引領全球
在AI浪潮驅動下,當今中國和全球企業都在加速推進數智化進程,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和全球企業選擇或升級到中國新一代企業軟件與智能服務平台,加速AI在企業應用落地,邁向“數據驅動、智能運營”的數智企業。
王文京認為,基於四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響,可以展望中國企業軟件與智能服務平台將引領全球。第一,中國領先的數智商業環境,為研發創新出新一代企業軟件提供重要的環境支撐﹔第二,中國企業經過四十多年不斷地學習、創新和發展,已經從當年通過ERP軟件引進西方先進的管理實踐,到今天越來越多地通過自身的商業創新走到全球產業的前列,向海外輸出中國企業創新與管理實踐﹔第三,中國企業AI普及應用將會走在全球前列,中國企業軟件將實現對歐美企業軟件的超越﹔第四,中國企業軟件廠商都在著力推進新一代產品創新,步伐越來越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