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人民數據大會”
記者去哪兒:在更“有數”的時代“數”說未來


綜合一家企業的工商與營銷數據,可勾勒其業務畫像﹔解析專利數據,則能窺見其技術布局與研發實力……《“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出台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數據市場,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有力釋放,我們正進入更加“有數”的時代。
8月26日,由人民網·人民數據主辦的“2025人民數據大會”在深圳開幕,與會嘉賓圍繞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議題,“數”說未來。
更“有數”的時代,生成式AI技術與數據“雙向奔赴”。華夏數儲數字經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紫星稱,如果把人工智能當作火箭,那麼數據就是火箭的燃料,算法就是火箭的引擎,算力即為火箭的加速器,面向各種場景的數據產品或應用,超大規模的數據量對處理效率不斷提出更高要求。
“誰有高質量數據,就可以訓練出一個好用的垂類模型。當垂類大模型在生產中規模使用,會生成更多高質量數據再反饋到該模型中,從而實現‘數據飛輪’效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表示。
更“有數”的時代,高價值場景不斷涌現。依托舌象大數據,醫療數字化轉型有了新范式。“通過前期採集的約一萬個舌象數據,數據集一方面能被人工智能所應用,另一方面還能以作價入股等方式發揮效益。”天津市大數據協會秘書長袁小梅表示,面對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天津正在實際舉措上發力。
“目前,很多車位閑散時間、停放、充電、租售等情況等信息並沒有被有效數字化利用。”湖南車位數字登記管理平台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冬表示,平台將車位信息數字化,促進數據暢通,讓車位實現價值最大化。
這些年,“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火了,要讓更多人了解這種生活,也離不開大量數據支持互聯網的訪問和運用。“雲南的大美山水,千姿百態的生物多樣性,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等等組成了‘雲南生活’,數據的精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講好雲南故事的基石。”雲南人力資源開發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羅錫鋒表示。
大會上,羅錫鋒與雲南省未來研究會副理事長、元數(雲南)大數據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瑞瑜等合作伙伴達成簽約,以數據為媒,開啟新的合作篇章。“數據要素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如何打通數據孤島,讓數據‘流得動’‘用得實’尤為關鍵,這對推動雲南省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數字經濟全面的振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王瑞瑜表示。
在2025人民數據大會上,數據價值變現的中國路徑愈發清晰,數據資源的科學配置方法進一步明確……數據要素也從大會的議題,走向千行百業。記者從國家數據局了解到,中央企業已成立數字科技類公司近500家,約66%的行業龍頭企業購買過數據,數據開發利用的熱情不斷提升。
“中國企業要提升科研能力,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離不開大數據賦能。”企知道首席運營官吳初明告訴《記者去哪兒》欄目,用好各類數據,讓大數據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新時代企業“掰手腕”的競爭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