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西氣東輸二三線果子溝管道工程首條隧道貫通

2025年08月28日08:32 | 來源:國家管網222
小字號

原標題:創多項行業紀錄!西氣東輸二三線果子溝管道工程首條隧道貫通

8月27日,位於新疆伊犁的西氣東輸二三線果子溝管道工程首條山嶺隧道貫通,工程創多項行業紀錄,西部油氣能源大通道獲關鍵突破。

果子溝地處西天山腹地,是西氣東輸二線、三線穿越天山山脈的必經之路。由於該地區地質地貌復雜,地質災害頻發,對西氣東輸管道系統的平穩運行構成挑戰。

2023年10月15日開工建設西氣東輸二三線果子溝管道工程,推動西氣東輸管道系統抗風險能力提升。該工程是國家重點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位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境內,管道總長32公裡,設計年輸量600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二三線果子溝管道工程隧道掘進開工現場

項目控制性工程由4條長距離山嶺隧道組成,是目前國內油氣管道領域全斷面硬岩隧道掘進機單次掘進長度最長(6612米)、斷面尺寸最大(6870mm)、海拔最高(2005米)、高差最大(324米)和正洞坡度最大(10.61%)的山嶺隧道,也是該領域首次穿越地震活動斷裂帶的隧道項目。

工作人員在隧道內作業

隧道群總長23.16公裡,採用雙管同溝鋪設,此次貫通的1號隧道於2024年8月開始掘進,平均每月掘進450米,歷經一年攻堅完成近6公裡的山體穿越。

項目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多變,穿越地震活動斷裂帶、節理密集帶、高地應力、突涌水、淺埋、大變形等不良地質段,軟弱圍岩佔比80%以上。項目沿線存在突涌水、涌泥、掌子面坍塌、冒頂等施工及卡機風險,對現場安全、質量、進度管控形成巨大挑戰。經科學論証,項目採用目前油氣行業直徑最大、施工距離最長的雙護盾硬岩掘進機,可有效應對復雜地質條件等挑戰。

在工程現場的“平安號”雙護盾隧道掘進機

國家管網集團聚力打造安全、環保、創新項目,運用數字化手段,在工程建設現場搭建工地智慧大廳,通過三維全景展示、視頻監控、勞務管理、環境監測、人員定位等模塊信息,為項目提供詳實、可靠的數據支撐。系統運行至今,累計分析施工數據90余萬條,自動觸發超限預警300余次,糾偏率達98%。

果子溝森林覆蓋率53%,有陸棲脊椎動物146種,既是連接賽裡木湖與伊犁河谷的生態走廊,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區。國家管網集團通過優化選線設計、創新技術應用,盡力保護植被,減少對地表的打擾。項目投用隧道排水處理系統,採取全過程除塵降塵措施,對渣土全部實施綜合利用,努力實現能源動脈與自然生態的和睦共存,打造生態友好型工程。

截至目前,隧道施工已完成整體進度的49%,工程建成后,可與現役管道聯合運行、互為備用,將顯著提升西氣東輸管道系統整體安全性,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