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以信心與耐心共筑星空夢想

高雷
2025年09月01日17:02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近年來,全球商業航天產業加速成長。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首次作為“新增長引擎”寫入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地相繼出台專項支持政策和行動計劃,加碼布局商業航天產業。但相較美國SpaceX、藍色起源等企業已形成的規模化商用能力,中國商業航天仍處於追趕階段,亟需匯聚社會資源與資本力量共同破局。

今年5月,科技部等7部門印發的《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提出,優先支持取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持續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等﹔工信部近日印發《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釋放了政策紅利,助推行業步入快車道。

政策支持下,我國多家商業航天企業正積極對接資本市場。藍箭航天、中科宇航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國星宇航作為首家籌備港股上市的商業衛星企業,也已更新招股書。這些企業雖暫未盈利,但憑借訂單獲取能力、技術迭代速度和商業化進展,展現出顯著成長潛力。

以國星宇航為例,其“衛星即服務”模式初步形成商業閉環,近三年營收與毛利保持增長。今年5月,該公司成功部署全球首個太空計算星座,單星算力最高達744TOPS,總算力達5P,標志著我國在太空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必須認識到,商業航天仍屬高風險、長周期行業,發射失利、技術瓶頸、盈利困難等現象普遍存在。然而,正是在不斷攻堅與試錯中,中國商業航天實現了從衛星研制、數據服務到國際市場拓展的多點進步,成為國家航天體系的有益補充。

對待商業航天這一戰略新興產業,應多一份耐心、關心與信心。政府、資本與公眾應當共同營造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環境,以建設性態度支持企業在技術突破、成本控制和應用場景上持續探索。商業航天不僅關乎大國競爭,更是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唯有用理性取代質疑,以支持替代觀望,凝聚信心與耐心,中國商業航天才能真正搏出一片新天地。

(責編:董童、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