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知識產權事業邁出堅實步伐

2025年09月06日08:51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知識產權事業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5年來,知識產權事業碩果累累,邁出堅實步伐。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布近期將舉辦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等重要會議活動。

“高質量完成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收官,確保規劃完成的質量和成色。做好‘十五五’發展與‘十四五’規劃的有機銜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制度規則、文化環境、人才隊伍。”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杜玉在發布會上表示。

折射“十四五”發展脈絡

中國知識產權年會是納入《“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的品牌活動。5年來,年會在服務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十四五’以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的發展成長,是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知識產權出版社董事長劉超說。

數據顯示,近5年,會議現場直接促成合作金額超50億元,累計吸引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超1000家國內外頂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5萬名行業專家及用戶參會。

據悉,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將在北京舉辦,主題為“數字時代的知識產權”,旨在探討數字技術發展給知識產權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研究構建適應數字時代要求的知識產權治理體系,推動知識產權與數字技術雙向賦能,更好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關注專利轉化應用成效

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專交會”)是我國知識產權領域規格最高、專業性最強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專業展會。

第十四屆專交會將於10月在遼寧大連舉辦。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振雷介紹,本屆專交會緊扣產業科技雙向奔赴,精心搭建企業與高校院所協同創新的廣闊舞台。在產業領域方面,圍繞能源化工、高端制造、現代海洋和生命健康四大產業,集聚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及最新專利技術,為創新主體提供優質技術供給。

國務院部署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已有3年,今年是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的決勝之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表示,本屆專交會將重點宣介在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培育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等方面的舉措成效,在突出質量導向、打通關鍵堵點、加強轉化激勵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以及在構建良好服務生態、打造轉化運用生態圈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領跑全球百強創新集群

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香港發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排名,中國共有24個集群上榜,數量連續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創新集群數量何以連續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杜玉作出解讀:“中國能夠取得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得益於國家對創新的高度重視、創新投入的持續增長、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日益優化,以及各類主體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從創新投入看,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突破3.6萬億元,同比增長8.3%,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投入強度達2.68%。從保護環境看,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日益完善,保護體系更加健全,2024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82.36分,再創歷史新高。從創新能力看,截至2025年6月,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達501萬件,其中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52.4萬家,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達372.7萬件,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進一步凸顯。

據悉,上述指數主要根據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風險資本交易量三項指標進行創新集群的排名,確定全球最活躍的科技活動聚集地區。前十位的創新集群中,中國佔據三席,分別排名第一、第四和第六位。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名列榜首。

(本報北京9月5日電 本報記者 王美瑩)

(責編:楊曦、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