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多元協同布局 具身智能產業加速邁向“應用場”

2025年09月10日16:30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焦磊)從春晚舞台的機器人秀舞蹈,到北京亦庄的機器人馬拉鬆,再到浙江杭州的機器人格斗賽……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演進,具身智能產業正從“實驗室”加速向應用場景邁進。

同時,隨著產業生態逐步成熟,具身智能領域市場規模也持續擴大。根據《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2025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計達52.95億元,佔全球約27%﹔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82.39億元,佔全球約50%。

從融資角度看,今年以來,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融資節奏進一步加快。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具身智能產業鏈融資事件達144次,融資金額高達195億元,平均單筆融資規模1.35億元。

近日,國內具身智能企業自變量機器人宣布完成近10億元A+輪融資。據悉,本輪由阿裡雲、國科投資領投,國開金融、紅杉中國、渶策資本跟投。老股東美團戰投超額跟投,聯想之星、君聯資本持續追投。

據了解,作為國內最早實現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公司,自變量機器人自主研發「WALL-A」系列VLA操作大模型,構建了統一的認知與行動框架。今年年中,公司首個實現具身智能大模型控制高自由度靈巧手進行復雜操作。

同時,為推動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研究與應用,自變量機器人開源了端到端具身智能基礎模型「WALL-OSS」。自變量機器人創始人兼CEO王潛介紹,與其他僅提供部分權重或接口不同,這次自變量機器人提供的是一整套完整可復現的開源方案,覆蓋模型權重、訓練代碼、數據集接口,並附有詳細的部署文檔。這意味著開發者無需額外復雜適配,就能在機器人硬件上實現從訓練到應用的閉環。“我們希望真正把成果交到行業手中,讓大家能夠用起來,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展示層面。”王潛說。

當前,隨著國家“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的實施,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迎來重要機遇。大模型、自動駕駛等產業蓬勃發展,也帶動人形機器人向實際應用落地,具身智能在工業制造、智慧交通、家庭服務等領域有望發揮重要作用。

例如,在B端,具身智能有望突破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局限,使其具備自主感知與操作能力,為制造業和服務業注入新動能﹔在C端,家務勞動等“無薪勞動”佔GDP比例高達20%,讓機器人進入家庭,承擔重復性任務,將釋放巨大的社會生產力。

今年8月,自變量機器人發布了全自研輪式雙臂仿人形機器人“量子2號”。據介紹,企業已實現了機器人本體整機、高自由度靈巧手、外骨骼遙操數採設備等全棧自研。隨著軟硬一體綜合能力的提升,目前產品已與頭部服務業、工業客戶達成合作,在多場景中投入使用。

“我們追求的不是被動跟隨,而是要爭取第一,讓中國方案成為世界方案。具身智能不僅是一個行業的機會,更是推動生產力革命、服務千行百業的重要路徑。”王潛說。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