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產業興 農村公路讓“村美民富”照進現實


點擊播報本文,約
進入9月,秋高氣爽。遼寧省大連市的張先生帶著家人來了一次短途自駕游,沿著普蘭店區快二公路行駛,參觀古漢城遺址,採摘應季蔬菜,再去網紅露營地抓魚蝦,一路盡覽鄉村好風光。
快二公路一頭連著202國道,一頭接起212省道蓋亮公路,看似一條鄉村小路,卻直接惠及沿線40余個櫻桃大棚、660余個蔬菜大棚,更成為遼寧省首個鄉村級公路“品質工程”。
“路通了,大車能直接開進農場,商戶主動上門收菜,效益好了,村民務工收入也翻了番。”當地農場負責人陳媛媛的感慨,道出了農村公路對產業發展的賦能之力。
如今,這條公路不僅托起了農戶的“菜籃子”“果盤子”,更盤活了沿線古遺址、露營地等資源,讓鄉村旅游熱了起來。
在江西贛州,農村公路更是成為破解農產品“出山難”、打通城鄉流通“中梗阻”的關鍵。在尋烏縣文峰鄉幸福小鎮的蔬菜基地內,一筐筐新鮮蔬菜被裝上貨車,依托當地平坦通暢的“四好農村路”,運往全國各地。
“十四五”時期,贛州市重點實施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公益事業路、路網聯通路項目444公裡。從單車道到雙車道,從水泥路到瀝青路,一條條農村公路通村暢鄉,精准對接果園、基地,讓當地農特產品快速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市場。農村公路與物流、產業的深度融合,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持續活力。
從遼沈大地到贛鄱鄉間,一條條公路正讓“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願景變為現實。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4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超260萬公裡,超過1000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解決了通硬化路難題,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交通興則鄉村興,道路通則百業旺。如今,隨著《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印發,我國農村公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行動方案》明確,全面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0萬公裡,實施修復性養護工程30萬公裡,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萬公裡,改造危舊橋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達到55%以上,力爭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基本實現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蓋。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李穎表示,《行動方案》提出了路網質量、安全、運輸、治理能力出行服務、和美鄉村、助力產業、就業增收等八大提升行動,重點包括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續優化完善農村公路路網,全力做好“十四五”農村公路收官工作,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農村公路發展重點和建設時序,堅持做優增量、優化存量、統籌銜接。
二是切實加強農村交通安全保障,強化本質安全、防災減災、運營安全、質量安全。
三是扎實提升農村運輸服務品質,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城鄉物流更加暢通,加快推進新業態發展。
四是持續提高農村公路治理能力,注重規劃引領、責任落實、數字賦能,探索構建農村公路治理新模式。
五是全面強化農村公路養護質量,扎實推進普通公路整治提升行動,持續加大養護工作力度,創新養護生產模式。
六是有力服務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更好服務和美鄉村建設,全面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積極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一條條農村公路,是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更是億萬農民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隨著我國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將會有更多鄉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筑牢交通基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