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硬實力”明顯提升

2025年09月17日11:08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楊曦)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9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國資央企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全面踐行新型舉國體制,以更大的力度集聚創新要素、完善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重要成效。

張玉卓從“強”“高”“優”三個方面來概括成果:

“強”主要是體現在創新實力明顯增強。“十四五”以來,中央企業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有效匯聚內外部創新資源,科技創新的“硬實力”明顯提升。從研發投入看,中央企業研發經費年均增長6.5%,已經連續三年每年投入超過1萬億元,去年達到1.1萬億元。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比是8.8%,這樣去年就有接近1000億元投入了基礎研究。從科研平台看,累計建設了國家級研發平台474個,打造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8個,中央企業牽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有91個實現重組入列,這佔全國的1/6。從科技人才看,中央企業擁有研發人員144萬人、佔全國的1/5,中央企業還擁有兩院院士219名,人才支撐更加有力。

“高”,主要體現在創新效能不斷提高。國資央企緊緊圍繞重大戰略需求,構建“融入國家總體部署、組織央企合力攻堅、推動企業主動突破”的三層聯動攻關體系,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比如,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牽頭或者參與22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承擔了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中60%的標志性產品研發。加快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在量子計算、生物科技等領域,累計布局策源地97個,取得了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成果。打造創新聯合體升級版,聚焦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方向,與8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企民企,共同開展研發攻關。主導產學研融通創新,牽頭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479家,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2.5萬個,優勢互補、相互賦能。

“優”,主要體現在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在工作上,國資央企倡導“緊密協同、上下貫通”,努力營造有利於企業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一方面,不斷強化“激勵賦能”,在出資人支持政策上,堅持“頂格、管用、解渴”,對重大科技成果實施考核加分,對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的給予“一票晉級”,2025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70%以上的資金,都用於向承擔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等任務的企業注資,同時,累計推動近1000戶科技型企業實施了股權、分紅等激勵,決不讓作出成績的科技人員隻當“幕后英雄”。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鬆綁減負”,賦予項目負責人更大自主權,健全盡職合規免責機制,讓科研人員真正放開手腳、心無旁騖搞創新。通過這些舉措,中央企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更加充沛。

張玉卓表示,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十四五”以來,中央企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科技成果,可以用“頂天立地”來形容。“頂天”,就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打造了“深海一號”二期等一批大國重器,建成了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對這些“重量級”成果,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在去年開展的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評選中,中央企業共獲獎109項,佔全國同類獎項總數的一半以上。“立地”,就是填補了一批產業技術空白,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工業軟件、基礎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這些底層技術和百姓生活緊密相關,也切實推動了有關產業的安全發展。

(責編:楊曦、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