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激發數字經濟活力 知識產權乘“數”而上

記者任妍、焦磊
2025年09月18日09:45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當下,世界正快速邁入一個由數字驅動、人工智能賦能、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數字經濟已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在這一過程中,知識產權不僅是數字經濟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與核心資源,更是激勵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

如何開辟數字發展新賽道,為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如何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通道,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如何破解技術難題,保障數字經濟安全發展?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上,來自產學研各界的眾多嘉賓,圍繞數字時代數據知識產權規則的構建、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深化以及開放合作新生態的共建等核心議題發表了深刻見解。

筑牢數字經濟的知識產權根基

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我國正積極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梁心新表示,當今,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經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體系、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為發揮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激發數字經濟活力、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四個充分”基本原則,並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在理論研究方面,形成了三項基本認識,即數據的基本性質與傳統物權和知識產權的客體相比發生重大變化﹔隻有表現出功能性的整體性數據集合,才具有賦予產權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按照“數據+規則”的方式,明確需要保護的數據客體。

在實踐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自2021年7月起,先后分兩批在全國17個省市開展了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從制度構建、登記實踐、權益保護和交易使用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選取7個省市開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知識產權試點,推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不斷深化。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余晨介紹,圍繞數字時代科創中心建設,上海從優化頂層設計、細化法規條例、強化政策支持三方面健全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筑牢創新發展的根基﹔從優化專利預審機制、布局專業支撐平台、探索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三方面強化知識產權的獲權服務,激發創新創造的活力﹔從優化行政裁決、開展多元解紛、加強綜合治理三方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從提升創造質量、健全運營體系、加強主體能力建設三方面促進知識產權運用轉化,賦能創新價值實現。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前副會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表示,除了政策公平性之外,知識產權保護是營商環境裡一項重要內容,國內推進的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對標對表,都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內容。目前,國內整體接近了國際上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水准。

知識產權成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引擎

在國家頂層設計與地方生動實踐的指引下,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正積極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開放合作與規則構建成為產業界務實且緊迫的議題。

“雖然數字時代有它的固有特性和特點,但不管是機械時代還是電氣化時代、自動化時代,乃至未來的智能時代,知識產權保護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規律是一樣的。”中車集團首席科學家王軍表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專利池是專利許可的“批發”,幫助將專利集合提供給很多主體使用。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版權的許可是近兩年來浮現出的新問題,能否有效運用專利池方面的經驗,幫助人工智能公司更高效地獲得著作權用於訓練大模型,需要產業界深入研究其可行性。

杜比實驗室全球副總裁、全球政策與商業事務總裁Andrew lnesi表示,許可是將商業生態系統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黏合劑。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讓企業有信心在通過許可交易等方式分享創新成果的同時,又將更多收入投入到創新中。

“數字時代,內容生態通過整合數字技術、創新內容生產、優化傳播渠道,促進了信息的自由流通和價值轉化,成為數字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基礎,驅動著經濟變革和商業模式升級。”騰訊公司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徐炎表示,中國企業應當以核心技術專利、原創內容版權為支撐,努力參與規則探索,主動爭取全球內容生態許可規則的參與權與制定權,努力成為規則引領者。

助力多元業態創新 知識產權賦能產業升級

從智能制造到新能源汽車,從通信技術到生物醫藥,知識產權正深度融入各行各業,催生出差異化的創新實踐。

艾伯維制藥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董莉君表示,藥品的研發周期漫長、投入巨大,專利制度通過給予發明人一定期限的排他性保護,讓企業有動力承擔藥物研發的風險,為創新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底氣。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既能吸引更多的跨國藥企來華投資研發,也有助於中國藥企走向國際市場。“可以說,知識產權不僅是創新的‘保護傘’,更是推動中國創新藥走出去的‘通行証’。”

“在萬物互聯、產業融合的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如何更加平衡發展,也是知識產權生態如何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命題。”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集團戰略合作部總經理魏娜介紹,小米持續對研發進行高投入,在產業創新方面形成了一些差異化的優勢,並在科技創新領域堅持深耕底層技術,構建高質量的專利組合,逐漸成為一個兼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創新型企業。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快速增長,重塑全球行業競爭新格局。“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良好,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駕護航。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但我國新能源車企在海外核心市場的專利布局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足,高質量知識產權資產的儲備依然緊迫。”深藍汽車有限公司產品總經理韓婷婷建議,加大專利聯營的反壟斷監督,建立第三方審查機制,指導構建費率模型,強化標准必要專利許可談判指引,助推中國汽車在全球化發展中提速。

(責編:楊虞波羅、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