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文化數字化的核心是價值發現與權益保障
2025年09月18日10:40 | 來源:人民網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杜燕飛)當文化的數字傳承與市場化的運營“牽手”,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如何讓文化風景,變成增收賬本?
近期,四川巴塘縣“嘻啵庭院”工作坊,藏族婦女將傳統女紅技藝轉化為時尚文創,其數字文創產品通過華藏數字版權交易平台上線﹔全國首單博物館數字版權交易落地,在服貿會現場試運行的中國(北京)數字版權交易平台上,率先完成本次挂牌交易。
如今,數字技術正深度融入文創產品,從構思設計、生產制造、配送售賣到使用感受的全產業鏈中,呈現出定制化設計、數字化供應鏈、精確推廣的深度融合態勢。
業界人士介紹,目前一些數字資產體現在文化賦能的活動中,有不少是景區贈送的其數字產品。也有部分數字資產與文化遺產關聯,是科技公司、技術平台跟博物館進行的合作。
北京信息產業協會副理事長柏鬆表示,數字類資產與文化數字化並非簡單地將傳統文化內容搬到線上,而是通過數字技術對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線上線下系統整合和創新利用。希望通過這種創新模式,幫助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及創新發展,拓展市場邊界,推動非遺技藝、手工文創產品走出去,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數字技術打破了物理空間限制,使偏遠地區的文化資源被更多人看見。數字化可以提升鄉土文化知名度、帶動特色工藝品銷售、激活鄉村經濟活力。”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執行會長朱紀偉表示,數字資產及文化數字化的核心在於價值發現與權益保障。
業界人士建議,一方面,要正視數字資產在我國文化產業、數字經濟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另一方面,數字資產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其市場價值具有波動性大等特點,消費者要選擇正規平台謹慎消費。
(責編:楊虞波羅、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