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線性菲涅爾”光熱綜合能源示范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
2025年09月19日18:49 | 來源:人民網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杜燕飛)三峽集團發布消息,全國最大“線性菲涅爾”光熱綜合能源示范項目——哈密100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18日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年平均發電量達20.6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准煤約6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63萬噸。該項目開啟了“光熱+光伏”協同運行新模式,進一步增強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
哈密100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楊輝攝
當前,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但光伏、風電受自然條件影響的“出力不穩定”問題,已成為制約電網消納能力的瓶頸。
新型儲能技術作為“能源緩沖器”,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支撐。其中,“線性菲涅爾”是光熱儲能領域中一種聚光式太陽能利用技術,通過聚光、集熱、儲熱和發電四個關鍵環節實現太陽能的高效轉化與穩定利用,成為保障電力系統全天候可靠運行的重要技術路徑。
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在光熱儲能電站內,26萬塊反射鏡有序排列,將散射的太陽光精准反射到頂部集熱管,把集熱管內的熔鹽加熱至550攝氏度,並將高溫熔鹽輸送到熔鹽儲熱罐儲存。當需要發電時,高溫熔鹽釋放熱能,將水加熱轉化成高溫高壓蒸汽,驅動汽輪機高速轉動,帶動發電機工作,可實現8小時穩定發電,過程實現“太陽能—熱能—電能”的全鏈條零碳轉化。
“相比傳統塔式光熱電站,‘線性菲涅爾’無需建造吸熱塔,反射鏡和集熱管設計更簡單、模塊化程度高,既降低了材料與施工成本,縮短了建設周期,也讓場地選擇更靈活。”該項目經理牛建樂表示,該項目並網發電后,將有效發揮基礎調節電源的調峰作用,與光伏電站共同形成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有效增強電站出力的平穩性與可控性,有助於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
(責編:孫紅麗、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