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央行重啟國債買賣操作預期升溫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日,債市出現較大波動,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其中,備受關注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重新回到了1.8%上方。與此同時,市場對於中國人民銀行重啟國債買賣操作的預期再度升溫。
向前回溯,在2024年8月份至12月份,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開展的國債買賣操作累計實現淨買入1萬億元,為債券市場流動性調節和穩定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
“該輪國債買賣操作較好地配合了9月份開始實施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對擴大需求、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信心起到了較好效果。”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告訴《証券日報》記者。
今年年初,國債市場供不應求狀況加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破1.6%的歷史低位。央行發布公告,決定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表示2025年1月份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連平認為,央行進行國債買賣操作對於金融市場穩定和宏觀經濟調控有著重要意義,該項工具既有調節市場流動性的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屬性,也具備直接引導國債利率變動、調節市場利率的價格型工具屬性。當前,暫停國債買賣操作只是階段性的,未來如有補充流動性、調控債市及收益率、調節國債供給等相關需要,央行較大概率仍會動用該項工具。目前,公開市場買賣國債正在成為我國貨幣政策總量型工具之一,在今后宏觀調控過程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
財政部9月3日發布的消息顯示,為推動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工作組召開第二次組長會議。會議充分肯定了去年聯合工作組成立以來部、行協同配合取得的成效,並就金融市場運行、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央行國債買賣操作和完善離岸人民幣國債發行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同時,會議表示,下一步,要繼續積極發揮部、行聯合工作組機制作用,深化合作,加強協同,持續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共同保障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更好落地見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重提“央行國債買賣操作”,也引發了市場關注。
“央行重啟買賣國債的概率正在提高,年內央行公告重啟買賣國債或值得期待。”浙商証券研究所發布研報稱,本輪利率若要重新打開下行通道,需要更明確的觸發劑,央行重啟買賣國債的預期升溫或將引導長端利率下行。在本輪央行買賣國債操作設立之初,這一貨幣政策工具就有常態化的意味。在債券市場利率從快速下行轉向區間震蕩的演繹后,理論上當下市場環境對於央行重啟買賣國債操作較為友好。2025年年初,或出於利率下行過快的考量,央行暫停買賣國債操作,而當下利率平穩運行區間震蕩的情況已經為央行恢復常態化操作奠定了市場基礎。
廣發証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考慮到長債利率快速上行風險,央行宏觀審慎監管下可能會有一定呵護,或加大流動性投放、或重啟國債買賣、或引導金融市場利率下行,政策決策的關鍵可能在於長債利率的上行速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