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專家:銀發經濟為青年就業提供“新風口”

2025年09月27日08:42 | 來源:中國新聞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趙方園)人口老齡化加速與消費升級雙重驅動下,銀發經濟正逐步從傳統的“基礎保障型”服務,向“品質化、多元化、數字化”方向升級,不僅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引擎,也為青年職業發展開辟出新的藍海。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5.6%。規模龐大的老年群體推動消費結構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養老服務、健康管理、老年文旅、適老科技等產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產業發展方向。人社部等部門也發布了包括養老服務師在內的新職業,多部門協同出台配套政策,各地也積極培育相關人才梯隊。銀發經濟不僅成為擴內需、惠民生的有力抓手,也為年輕人帶來職業發展新機遇。

在這一背景下,新服務、新崗位不斷涌現,吸引大批年輕人入場。梨花教育相關負責人王德祥表示,團隊中95后至00后員工佔比已超過80%,近兩年新招聘的應屆畢業生佔比達25%以上。“隨著老年人對藝術課程、線下研學等文化需求的持續提升,具備教育、文旅、技術背景的年輕人越來越展現出獨特優勢。”

“近期幾乎每天都有100多名老年人在線咨詢課程和旅游項目。”梨花教育00后員工魏明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看到老年人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強烈,這讓我更加看好銀發經濟的發展前景。”

向融養老負責人張瀅此前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也透露,公司團隊由85后與95后“各佔半邊天”,年輕人正成為行業重要力量。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學術部主任鄭志剛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養老服務業年輕化有利於提升行業專業化水平。“年輕人通常受教育程度較高,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更強。”

鄭志剛表示,年輕人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具備更強的專業素養,推動養老服務從基礎照護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二是年輕從業者充滿活力,有助於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促進代際融合﹔三是更擅長運用智能設備和數字化工具,為智慧養老的落地實施提供技術支持。

業內人士指出,銀發經濟不僅是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策略,更是推動就業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從適老化產品開發到智慧養老平台運營,從老年教育創新到銀發文旅服務,青年專業力量正以創新實踐提升行業服務能級。隨著銀發經濟內涵不斷豐富、產業鏈持續延伸,這一領域有望為青年就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微信掃一掃
提供新聞線索微信掃一掃
提供新聞線索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