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聚全球智慧 論大河文明

2025年09月27日09:07 | 來源:新華社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新華社武漢9月26日電(記者喻珮 樂文婉)江城武漢,勝友如雲。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5“大河對話”26日在武漢開幕,國際組織官員、世界流域機構專家、水博物館聯盟代表等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位國際專家,以及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學者約200位代表出席。

新華社社長傅華發布智庫研究成果《碧水奔騰萬裡情——新時代長江治理的成就啟示與世界意義》。他說,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治水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不僅關注自身江河湖泊保護,也堅定致力於促進全球水安全、水繁榮,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水治理國際合作中落地生根。新華社將進一步講述好“大河故事”,描繪好中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美麗景象,闡釋好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中國方案,奏響大河文明生生不息的精彩華章。

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在致辭中表示,湖北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是長江干線流經裡程超千公裡的唯一省份。“大河對話”創辦以來,搭建起了展示大河文明、傳播城市形象、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本次論壇通過開展跨領域的對話、跨國別合作,系統介紹我國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的重要經驗,全景展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成就,積極推動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說,河流奔騰成為貿易的渠道、技術發展的催化劑,也是信仰的靈感和激勵,它推動生活的繁榮,帶來了人類聚居地的產生,這在長江和黃河的歷史中充分展現。全球旱災和洪災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希望此次會議尋求新的思維、建立新的伙伴關系,共同攜手回溯歷史、啟迪未來。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致辭中談到,印尼歌曲《梭羅河》廣為傳唱,河流不僅僅是地理特征,更是貿易、思想的通道。此次會議聚焦的全球水安全問題是可持續發展、健康與和平的基石,願會議激發切實的承諾與持久的伙伴關系,確保世界各地的大河世世代代清澈流淌、滋養生命、永續傳承。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董事長劉偉平表示,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三峽集團實現了從“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到“管理三峽、保護長江”的戰略轉型。集團深入落實國家“江河戰略”,推動長江流域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協同提升。希望與世界各國共享中國治水智慧,做大河安瀾的守護者、綠色發展的踐行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

2025“大河對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以“水”為媒,開展流域共話,促進長江和全球大河流域的文化交流、文明交融,助力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會中將舉行“數智時代大河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大河文明表達”兩個平行論壇和“大河文明的生態保護:案例分享與經驗借鑒”高級別圓桌會議。中外嘉賓還將赴武漢多地參訪。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微信掃一掃
提供新聞線索微信掃一掃
提供新聞線索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