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搶”字當頭保秋糧 多方合力做好黃淮海地區“三秋”生產工作

人民網記者 李棟
2025年10月09日08:54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目前,黃淮地區秋糧已進入成熟收獲期,但近期持續陰雨天氣影響秋收進度,不利於秋冬種開展。為有效應對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各地各部門堅持“搶”字當頭,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眼下,正值河南“三秋”生產攻堅關鍵階段,異常偏多的降水成為影響農事的核心因素。“秋收最怕遇到連雨天,還好合作社幫了大忙。”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種糧大戶沈玉婕看到自家的水稻進入合作社的烘干設備后,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人停機不停,90台烘干機滿負荷運轉。”在羅山縣一水稻烘干中心,負責人包乃勇忙前忙后指揮著秋糧的烘干,“前兩天新訂購的烘干機,正在運輸途中,馬上就可以提升日均烘干能力。”包乃勇說。

針對當前天氣形勢,當地氣象部門明確了關鍵搶收窗口期:近日豫東、豫南及豫中局部可抓緊搶收,14日后豫北大部降水減少適宜搶收。“這兩個時間段需集中人力、物力推進收獲。”信陽市氣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持續密切監測天氣形勢,做好晴雨滾動預報,加強與農業部門聯動,全力保障“三秋”生產順利推進。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6日17時,河南省秋作物已收獲7263萬畝,佔總面積的62%,日進度達426萬畝。

受到連雨天影響,加速推進搶收工作的不隻在河南。

在山西河津市,當地統籌調配268台玉米聯合收割機,搶抓每一個晴好間隙奔赴田間搶收。據了解,當地引導農戶有序錯峰烘干,最大限度提升烘干塔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現“機等糧”或“糧等機”的現象,確保所有可利用的烘干設備應開盡開,全力滿足農戶的糧食烘干需求。

在安徽安慶市望江縣,今年單季稻種植面積達51.5萬畝,全縣已投入700多台收割機全力加快機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單季稻收割任務的30%,11萬噸單季稻已經完成烘干入庫。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近期黃淮地區特別是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受持續陰雨影響,秋收進度偏慢。為做好抗災救災機具保障,農業農村部強化農機應急救災響應,努力保障黃淮地區秋糧搶收搶烘。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災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成立工作專班,加強機具調度調配和改裝技術指導,依托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發揮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作用,全力投入搶收搶烘作業,緊抓機收作業服務保障。同時與財政部門進一步明確救災機具補貼事項,救災資金可用於支持農機檢修、運輸和作業。截至目前,按照黃淮地區需求調劑調度履帶收割機24.43萬台、移動烘干機1986台。

秋收連著秋種,糧食生產一刻也耽誤不得。受9月份以來降雨日數多、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影響,天氣因素給部分地區秋作物收獲騰茬、麥田適期整地播種帶來困難,將導致麥播時間拉長和晚播。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表示,今年麥播形勢較為復雜,各地應依據土壤類型、土壤墒情、田間積水等情況,分類施策,科學制定和落實不同墒情農田的秋播技術對策措施。

對於即將到來的小麥播種期,郭天財建議,對於降雨量大、積水時間長導致肥料淋溶多的現象,要指導農民科學合理施肥,尤其是要注意適當增加磷肥底施量,確保小麥正常生長對養分的需求,確保今年麥播面積不減少、麥播質量不降低。

(責編:郝帥、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