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甘肅當好“店小二”培育壯大民營經濟

2025年10月19日08:32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25年前,遼寧人尹建敏帶著在南方創業的經驗來到甘肅,創辦了甘肅省首家民營燃氣公司。如今,企業年輸氣5.47億立方米,保障5.13萬戶居民和10家省級重點企業用氣,她本人也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工商聯副主席。

在日前召開的甘肅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尹建敏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從協調資質到管線施工再到資金紓困,各級政府始終以當好‘店小二’的姿態精准提供服務,堅定了我們扎根隴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尹建敏說,企業發展壯大的歷程,是甘肅近些年著力培育壯大民營經濟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長期以來,甘肅民營經濟佔比偏低、活力不足。從2023年開始,不到兩年時間,甘肅實有經營主體從234.6萬戶增長到248.4萬戶。其中,在累計認定的1003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達789戶,是2023年的2.75倍。甘肅民營經濟呈現出規模持續壯大、結構加速優化、動能顯著增強的良好局面。

在天水華天電子集團,記者看到,投資12.8億元的汽車電子產品生產線升級項目(一期)施工正酣,投產后將形成年產6億隻汽車電子封裝系列產品和34億隻其他封裝產品的產能規模。這是國內最早從事集成電路封測和半導體元器件研制生產的企業之一,近些年快速成長為國內電路封測行業龍頭企業,產業規模居全球第六位。

“支持我們快速發展的是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天水華天電子集團黨委書記張玉明介紹,近5年企業累計研發投入近40億元,目前擁有國內發明專利301項、國際發明專利39項,先后攻克電路封測領域27項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6種高耐壓塑封料實現進口替代。

在張玉明看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他說:“省市領導多次到企業生產一線考察調研,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政府多部門‘上門辦’‘貼心辦’,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近幾年,甘肅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帶動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持續增強。在全國率先推行投資項目信用承諾制改革,“標准地”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營商環境評價14項一級指標中有11項全國靠前、西部領先,57項二級指標中44項全國靠前、50項西部領先。特別是,數字政府建設提速增效,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在98%以上。

與此同時,甘肅通過“包抓聯”“六必訪”“千企調研紓困”等行動,建立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解決了一大批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去年以來,累計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682.7億元,清償進度居全國前列。同時,著力實施貸款暢通工程,去年以來銀行機構為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1103.6億元,緩解了民營企業遭遇的資金難題。

政府不僅為民營企業錦上添花,還雪中送炭。大禹節水集團董事長王浩宇滿懷深情地回憶說,2017年企業發生重大變故時,省市政府出台一攬子支持措施,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此后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從酒泉起步,走出甘肅走向全國。目前,業務覆蓋全國30多個省份,產品和服務輸送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長為節水行業龍頭企業。

除了甘肅本土成長的企業,外來民營企業也為甘肅營商環境由衷點贊。2021年,來自河南的民營企業龍佰集團落戶金昌市,投資40億元建設年產40萬噸合成金紅石項目。金昌市專門成立了服務小組,駐扎施工現場收集遇到的難題,再由職能部門認領后協調解決。

“僅用20個月,我們就在戈壁荒灘上建成了佔地千余畝的主廠區。一年后,企業實現達標達產目標。”甘肅佰利聯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濤說,真切感受到了金昌市“企業定了干、手續政府辦”的貼心服務,也讓公司更有信心和底氣擴大投資。

在當天的大會上,甘肅明確,要進一步當好“店小二”,在隴原大地營造尊商重商、親商愛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繼續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健全民營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本報記者 尚杰 王冰雅)

(責編:喬業瓊、楊迪)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