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人壽:76年以“變”應變 以“不變”應初心

2025年10月20日13:46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從1949年到2025年,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已風雨兼程走過76載春秋。

在這個見証了中國金融保險業滄桑巨變的時間跨度,中國人壽始終以“人民至上”“服務大局”為信仰坐標,將“變”的勇氣與“不變”的堅守熔鑄於血脈,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中國人壽總資產、投資資產雙雙突破7萬億元,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歷史累計服務客戶總量超6億人——數字背后,是壽險頭雁用“變”的創新擁抱時代,以“不變”的初心守護民生的壯闊實踐。

不變的是紅色基因的傳承

變的是黨建與治理的深度融合

中國人壽始終將黨的建設作為根本性、全局性工作。近年來,該公司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體系,通過建立“黨委前置研究”機制,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在戰略決策中得到貫徹﹔通過“黨建+”模式推動基層組織建設與業務發展同頻共振。

櫃面“黨員先鋒崗”。(受訪者供圖)

櫃面“黨員先鋒崗”。(受訪者供圖)

中國人壽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基層黨支部建設。截至2025年10月,全系統共有各級黨組織5888個,其中黨委399個,黨總支30個,黨支部5459個。全系統黨員共6萬余人,黨員總數持續提升,組織基礎不斷夯實。營銷員黨員約1.8萬人,全部納入公司黨支部管理。踐行“四抓落實”,開展“關鍵小事”調研攻關,打造機關、條線、基層、營銷員“四個黨建品牌”,評選“兩優一先”、“四強”黨支部、優秀黨支部書記,創建紅旗黨員示范崗、責任區、突擊隊、服務隊,探索營銷員黨建工作模式。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中國人壽以黨建引領鍛造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在助力鄉村振興、運營服務、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中,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展現了國有企業的政治擔當。

不變的是服務國計民生的使命

變的是戰略投資的智慧升級

作為國內發展最早的國有大型金融保險企業之一,中國人壽始終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以“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守護人們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為基點,在時代變革中勇立潮頭,在堅守使命中創新求變。

助力國家重大戰略落地,中國人壽以1.8萬個分支機構織就全國保障網絡,落子“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裡,持續延伸服務網絡。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優勢,堅決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以及綠色產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服務大局精准有力。穩步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私募証券投資基金累計出資350億元,以實際行動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積極參與黃金等創新品種投資,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增強投資組合多樣性。

中國人壽通過債券、股權、債權計劃等方式投資實體經濟,涵蓋“新基建”、“雙碳”目標、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關鍵領域。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強方面,設立百億級科創基金,投資布局芯片、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持續深化資產負債聯動,保持戰略定力,把握市場機會做好跨周期投資布局,持續優化資產配置結構,穩定投資收益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09.31億元,同比增長6.9%。注重增強投資者回報水平和獲得感,該公司積極響應“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與投資者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中期現金分紅達67.27億元,自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約2277億元。

變的是服務手段,不變的是“金融報國”的使命——中國人壽堅持資產負債匹配原則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持續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不變的是普惠為民的初心

變的是民生保障的精准觸達

長期以來,中國人壽通過產品創新等方式,發揮服務網點遍布全國各地的優勢,持續加大對邊遠地區的資源傾斜,積極向服務欠缺的地區提供保險服務,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裡”。

在西藏,中國人壽積極響應援藏工作,為西藏人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在同為高海拔地區的青海,該公司已累計為930多萬青海群眾提供保險保障﹔在黑龍江,積極助力邊陲鄉村構建“保險+養老”服務模式以及互助養老項目﹔在寧夏,通過“愛妮保”項目進一步擴大關愛婦女健康保險工作覆蓋面,有效提升婦女健康水平。

同時,該公司響應國家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結合兩鄉地區風險特點,為農村人口定制多樣化保險產品,有效緩解因病返貧和因災、因意外返貧風險。目前,已形成包含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等多險類在內的涉農保險產品體系。

工作人員為市民辦理長護險失能評估申請。(受訪者供圖)

工作人員為市民辦理長護險失能評估申請。(受訪者供圖)

2024年,中國人壽參與承辦超過200個大病保險項目,成為各地在大病保險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效緩解了參保人的高額醫療費用開支壓力,對支持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揮重要作用。鄉村人口人身保險新增承保人次2.7億、新增保險金額32.5萬億、向463萬人次賠付158億元。

此外,通過多元化業務開拓,中國人壽積極為小微企業、“兩新”群體、學生兒童、特殊職業群體等提供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服務。2024年,中國人壽“兩新”人群專項保險產品的承保保費規模達9.75億元,保險金額約為1.1萬億元。累計為5691家小微企業提供風險保障,累計承保保費規模2762.34萬元﹔學生兒童群體保險共惠及少年兒童超7000萬人次﹔團險渠道為約969萬人次特定女性群體提供約1.6萬億元的保障金額﹔為約2730萬人次計生家庭成員提供約1.8萬億元的保障金額。

不變的是織密保障網的堅實行動

變的是構建“養老”到“享老”的供給革新

目前,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養老需求逐步提升。事實上,養老和健康是分不開的,必須要有多元化的專業服務,才能讓人民群眾過上“老有所養”的品質晚年。

這些年來,中國人壽積極落實大健康、大養老戰略,“保險+康養”戰略有序推進,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群體達1.4億人次。不僅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多元化的養老保險產品,還在服務端逐步推進多種模式的養老服務供給。

櫃面服務人員為老年客戶介紹適老化服務設施。(受訪者供圖)

服務人員為老年客戶介紹適老化服務設施。(受訪者供圖)

在滿足基本養老保障需求方面,中國人壽創新產品開發,為各年齡段的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養老保險產品選擇。

不僅推出“鑫越穩贏(2025版)”“鑫頤寶(2025版)”等產品,升級優化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產品貨架,還推出針對中老年群體健康保障需求的“國壽銀齡康愛醫療保險”和“國壽中老年骨安康意外傷害醫療保險”,覆蓋惡性腫瘤醫療、意外骨折醫療等多樣化健康保障場景。

在養老服務布局方面,該公司秉持“讓老人安心、讓子女放心”的養老生態建設理念,穩步推進養老服務多方式供給,加快在重點戰略區域的布局。積極推進CCRC養老社區、城心養老公寓、康養旅居三大養老產品線落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在16個城市布局養老服務,已布局20個機構養老項目,推出四款“隨心居”旅居產品,研究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建設。

不變的是多元賦能的動力

變的是數字化轉型重塑的保險生態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國人壽以“科技國壽”戰略開啟全面數字化轉型。

早在2012年,中國人壽就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究,總結了信息化“處理、傳遞、交付”的三個本原特征,並以此為遵循,一步步探索數字國壽的建設發展之路。伴隨著中國人壽率先建成首個安全、綠色、彈性的混合雲,在這條“雲”途上,該公司從數據挖掘到敏捷組織的業務創新,從智慧服務到數字生態的價值發現,已實現科技架構的全面革新,系統運行與數據處理效率大幅提高,敏捷交付與響應速度亦快速攀升。

構建全新的保險服務生態。一方面,依托線上線下一體的數字化平台將數據新要素與傳統要素緊密結合,以科技手段賦能業務發展、運營服務、風險管理等,升級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借助中國人壽壽險APP、企業微信等移動應用,打造全新數字化服務場景,拓展服務邊界。

一系列科技布局,讓中國人壽可以在多種特殊場景下實現服務不中斷,更讓偏遠山區的客戶也能享受到與一線城市同品質的保險服務,真正實現信息服務隨手可及、隨時可用、隨處可見。目前,中國人壽壽險APP的MAU(月活躍用戶)超1100萬。“空中客服”覆蓋28項保全服務項目,解決了櫃面50%的問題,2024年累計服務客戶180萬人。最快新單承保僅為2分28秒,整體賠付時效縮短至0.34天。

不變的是客戶至上的承諾

變的是服務體驗的智慧升級

中國人壽始終致力於同客戶、員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一道,共同構建一個可持續生態朋友圈。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中國人壽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通過對金融科技的廣泛運用,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提升服務價值,讓客戶感受到簡捷、品質、溫暖的“國壽好服務”。

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壽險APP的注冊用戶數量近1.7億人﹔2024年全年累計為超34億人次提供服務,提供優質適老化服務超2700萬人次。

進一步強化客戶聯絡中心的“自助-智能-人工”多元服務模式的應用深度與廣度,95519客戶服務專線人工接通率保持98%高位,95519話后服務滿意度再創新高,達99.87%。

櫃面服務人員向市民介紹便捷服務。(受訪者供圖)

服務人員向市民介紹便捷服務。(受訪者供圖)

全面推行線上理賠服務機制,借助前沿的數字化平台,最快賠付速度可達秒級,全年理賠整體時效0.34天,同比提速超10%。

中國人壽將服務品質視為生命線,2021年起全面啟動“快捷、溫暖”理賠服務體系升級。通過“重疾一日賠”、小額理賠實時到賬、全國通賠通付等舉措,客戶獲賠率、滿意度始終保持高位。在各類自然災害救援中,該公司開通綠色通道,快速推進賠案處理。服務體系的變革背后,是對“客戶至上”初心的堅守——7×24小時智能客服覆蓋壽險APP、官微等多服務渠道,“空中客服”實現遠程業務辦理,服務熱線“長者一鍵接入人工”專屬服務消除“數字鴻溝”。

不變的是向善而行的擔當

變的是社會價值的創造方式

始終秉持“金融向善”的理念,中國人壽積極樹立良好企業公民形象,致力建設世界一流、負責任的壽險公司。

對於保險機構而言,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也成為其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和長期資金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有力抓手。中國人壽將責任扛在肩上,持續健全綠色金融管理體系。

負債端,在全國范圍內,為生態環境產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綠色服務等環保和低碳領域提供各類保險保障。同時,還給綠色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包含意外、醫療、壽險等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服務。

投資端,借助完備的綠色投資體系,始終把綠色標注和ESG投資理念作為重要投決因素,將綠色投資納入資產戰略配置規劃和年度投資計劃中,加快發展綠色投資。

綠色交通投資方面,出資9.7億元支持長沙地鐵3號線綠色交通發展,減少交通排放、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綠色轉型投資方面,出資36億元支持“國壽資產-蘭滄項目”,助力標的公司加大水電裝機容量並增加風電、光伏等其他清潔能源投資建設﹔綠色鄉村產業賦能方面,探索“清潔產業+綠色生態”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投資陝西省、甘肅省、吉林省地區貧困鄉村的光伏項目,助力光伏產業振興以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2024年末,中國人壽鄉村振興領域投資總額達1037億元,普惠金融領域投資總額達1486億元。

不變的是穩健經營的底線

變的是風控體系的智能進化

在76年發展歷程中,風險防控始終是中國人壽的生命線。該公司積極統籌發展與安全,著力優化高效嚴密的風險管理體系,扎實落實產品定價動態調整機制、營銷體系改革、“報行合一”等監管新規要求,將風控合規舉措深度融入業務場景。同時,積極推動風控數智化轉型,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風險防控中的運用,創新打造風險防控的集約化管理模式,推進覆蓋多維、敏捷高效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發揮實效,推動風險的源頭防控及穿透管理,持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中國人壽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在行業SARMRA評估中得分穩居人身險公司前列,風險綜合評級已連續29個季度保持A類評級。

站在76周年的歷史節點,中國人壽正以嶄新姿態邁向新征程。面對建設金融強國的時代使命,該公司深化黨建引領、科技賦能、生態構建和風險防控,錨定“建設世界一流壽險公司”的目標,加快布局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新賽道﹔運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重塑保險價值鏈,以創新驅動行業變革。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