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我國核電建設穩步推進

2025年11月20日15:22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在雙碳”背景下,我國核電建設穩步推進。11月19日,浙江三澳核電項目3號機組開始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拉開了該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序幕。11月18日,山東招遠核電項目1號機組完成了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標志著該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3號機組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3號機組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國家能源局表示,2025年,我國要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到2025年底,在運核電裝機達到6500萬千瓦左右,確保在運核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國家能源局出台政策支持民間資本參股核電項目,近兩年先后在新核准的核電項目中引入20家民營企業參股,2024年每個項目民資股比約為10%、2025年提高至10%—20%。

據介紹,作為全國首個民營資本參股的核電項目,浙江三澳核電項目3號機組採用了“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00億千瓦時,可滿足約100萬人口的年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將持續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清潔能源助力。目前,浙江三澳核電1號機組正式進入裝料准備階段﹔2號機組處於熱試准備階段,正在開展系統調試試驗、設備安裝工作。

山東招遠核電項目1號機組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山東招遠核電項目1號機組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山東招遠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全部機組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達500億千瓦時。同時,該項目一期工程核能供暖按照“同設計、同建造、同投運”方式推進,單台機組每小時最多可提供約1000噸蒸汽,供暖面積超1500萬平方米,供暖范圍可覆蓋招遠市及周邊縣市。

在日前舉行的2025第四屆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有專家表示,要持續優化大型壓水堆技術,通過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及數字化技術提升安全性和經濟性。

“山東招遠核電項目配置了高位收水自然通風冷卻塔,首次將二次循環冷卻技術應用到了‘華龍一號’機組上。”山東招遠核電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喻向東介紹,冷卻塔將核電站常規島的直接冷源由大海變為大氣,依托大氣熱阱帶出常規島熱力循環余熱,海水僅作為補充水源。這一設計不僅實現了冷卻水的循環使用,還大幅降低水頭和能耗,最大程度降低飄水率。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