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财经 >> 2014年阶段性专题 >> 中联重科

产权是关键 改革没有统一路径


    事实上,“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十五大报告中,就有了“混合经济”的说法,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了产权多元化与股份制的实现路径。从现实来看,市场上不乏混合经济的案例:除了众所熟知的行业巨头华为、中联重科、联想等混合经济体,还包括中国建材、中国医药、中国联通等已通过上市、联合重组等手段完成了股权多元化改造的央企。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具体要求相比,现实与目标还有着较大的距离。如何理解《决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新的内涵、新的思路,从而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将是现阶段国企改革重要内容。

各方领导关注
改制三步跨越


  • ·第一阶段,中联重科股份制改造实现了A股上市。 1992年,由时任长沙机械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个人借款50万创办了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走科技成果转化之路。1997年在建设部的指导下,中联建机公司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1999年,由长沙建机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其他5家发起人,设立成立了长沙中联重工发展有限公司。【更多】 
  • ·第二阶段,母公司建机院改制到整体上市。经历股改后的中联重科实现了良好的股权治理结构,但是依然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态。2003年,建机院回到湖南,2004年11月,湖南省国企改革办批准同意长沙建机院改制的总体方案。【更多】
  • ·第三阶段,发行H股,实现资本国际化。为寻求企业的国际化发展,2010年12月,中联重科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以每股14.98港元发行8.69亿股H股,并且于2011年 1月5日 全额行使1.3亿股H股的超额配售权,首次公开发行H股1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150亿港元。【更多】
中联重科简介


  • ·  21年前,中联重科的前身还是建设部的一家二级研究院所,21年后的今天,中联重科的日均收入超过2个亿,2012年销售产值超过900亿,利税超过120亿,连续21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目前公司总资产870亿,员工3万人,形成了湖南省国资委、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战略投资者、国际投资者及其他流通股东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
网友留言(点击查看)
署名: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