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人民币汇率或将挑战“5”时代

2014年01月14日09:21    来源:金融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人民币汇率或将挑战“5”时代

  走过2013年,步入2014年,人民币汇率是否会从“6”时代升级到“5”时代?近期市场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发酵。市场的依据主要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短期套利资本推动以及监管层频频谈及的“汇改路线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马年人民币“破6进5”虽为大概率事件,但人民币汇率并不一定会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快马加鞭。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0950,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上涨58个基点,再次刷新汇改以来新纪录。受美联储QE缩量推动美元指数有所走强,预计年内按贸易加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将小幅升值;此外各种套利“热钱”流入境内、中美利差仍将保持较高幅度、贸易顺差仍将持续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导致人民币资产持有动机和愿望提升等因素都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对人民币做多预期强烈,人民币汇率具备挑战“5”的潜力。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日渐明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具有持续性,我国外部需求也会因此变暖。尤其要关注美国经济增长动力能否在今年实现从企业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如果顺利,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有望扩大,并推动人民币对美元的进一步升值。

  其次,金融套利交易仍是当前推动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持续紧张,无风险收益率持续走高。目前,中美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超过172个基点,再加上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的预期,人民币的利差和汇差仍是国际资本逐利的目标。

  其次,“贸易金融化”成为“热钱”流入、推动人民币升值的主要途径。为了进行人民币套利交易,贸易企业通常与在境外的关联公司利用转口贸易、虚假贸易等方式将资金融入境内套利,随着外管局对此类业务监管的加强,套利活动受到抑制,但跨境人民币信用证等仍存在套利空间。

  最后,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长足进步,人民币在全球受到热捧。目前人民币已是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九的货币,近期还取代欧元成为了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使用第二多的货币。2013年前三个季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均突破了1万亿美元。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占中国跨境贸易结算的比重约为17%。

  “人民币升值或已接近尾声,在经常项目开放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至2.5%左右,低于4%的国际标准。”温彬进一步解释称,“但人民币要达到真正的均衡状态、实现双向波动的目标还有赖于资本项目的开放。”

  来自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持相同观点,认为2014年人民币汇率难以显著升值。从长期基本面的因素来看,人民币已经不具备持续、大幅升值的条件。从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率来看,该比率已经从2007年的峰值10%降至2014年的2%左右。因此,在2014年我国外贸的顺差性失衡压力继续减弱、美联储QE逐月缩量的背景下,2014年人民币难以继续显著升值。

  但应该明确的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本身并没有意义,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寻找到最优均衡汇率,并以均衡汇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调节,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的。正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所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一个是追求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另外,汇率起比较大的作用,如果汇率到了均衡水平,会自动平衡国际收支。可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才能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实现资本项目开放,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温彬预计,监管层今年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由目前的1%扩大到2%;二是中间价确定更加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央行逐步退出对汇率常态化干预,发挥市场对人民币汇价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尽快放开个人境外投资,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

(来源:金融时报)

(责编:李栋、乔雪峰)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