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将是我国城乡变动最为明显的时期。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5亿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将超过10亿人。也就是说,未来20年,中国农村的人口将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将有3亿人由农村移居到城市和城镇。
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实践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可拉动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至2%。而随着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定居,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均会得到大幅度改善。可以说,城镇化能够产生启动经济、扩大内需的效果,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快速推进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
我国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禀赋条件,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不能是人口简单地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其背后涉及深刻的社会结构变迁,需要在社会关系的调整中逐步实现社会融合,并在一系列的制度框架下引导并实现社会平衡。城镇化不能只看单一经济发展的数字表示,而需要从更加开阔的人文视野,关注公众的社会福利是否因此得到提高,尊重城镇化发展的长期性、渐进性规律。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应该是城镇化的转型,就是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把发展重心从“城”转移到“人”上来。(张蔚蓝)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