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打车软件火拼 拼出怪诞生态圈【2】

2014年02月20日08:02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打车软件火拼 拼出怪诞生态圈

  省钱攻略

  方法一:嘀嘀/快的发第一单+中途发第二单换车

  以快的打车软件为例。第一单司机行驶在减免价格左右1元~2元,用支付宝付款减免13元后,发第二单叫车;若第一单司机接到,可继续坐车行驶;到目的地支付宝再付一次车费。减免13元。

  若没有接单,可让接单司机在某地等你,换车继续行驶目的地。到站支付宝付款,减免13元。

  (PS:若减免金额大于车费,司机还要找零给你哟,介个要看司机人品咯)

  方法二: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同使用

  司机一般手机都会装有两款软件,使用快的打车发送第一单,行驶路程一段后完成支付减免13元,再使用嘀嘀打车发送第二单。达到目的地,微信支付付款减免12~20元不等。

  (注意:此方法仅限远线路打车使用)

  观点

  金主们钱还没花光

  花钱买用户效果存疑

  嘀嘀和快的为大家免费打车大把烧钱,他们到底投入了多少?这些钱还能烧多久?根据目前的数据推算,嘀嘀和快的分别投入了10亿元和5亿元进行补贴。有人算了一笔账,从公布的数据推算,剩下的钱,还够他们各“烧”20天和18天。

  昨天,记者采访了支付宝相关人士。他表示,目前的补贴方案还会继续下去。对于5亿元的投入,他表示,钱还没有补贴完。

  在昨天的App Store上,快的打车排名第一。可见这一场火拼,让大家都疯狂地在下载应用呢。这似乎也达到了支付宝此前的诉求:让用户关注我们。

  根据易观最新数据显示,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分别以46.7%、43.6%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用户份额前两名。

  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不断地通过补贴来吸引用户,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用户群和培养用户习惯,增加用户黏度。

  但这样花钱增加的用户,是否会专一?此外,打车软件一直在烧钱,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吗?似乎从目前的迹象来看,盈利模式还是很模糊。

  出租车公司

  宠坏了的哥,扰乱了秩序

  行车存安全隐患

  “明明是我在前面先拦的的士,你们的司机为什么跑过来拉另外一个乘客不拉我,我要投诉。”这样的投诉,最近不少出租车公司都接到过。仔细一问,情况基本都是由于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贴钱造成的。投诉人说的出租车都是被别的乘客通过叫车软件预约走了。

  随着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补贴力度加大,对于这些出租车司机的管理方——出租车公司来说,正在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

  “近期每天都有投诉纠纷,是由打车软件产生的。”杭州外事旅游汽车公司小车分公司经理许敏捷说,但对这些使用的司机,目前更多的是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问题。

  杭州一运出租车公司总经理方宝华坦言,“副作用就是扰乱了出租车的市场秩序,对行业服务产生负面影响,也让不少司机养成了挑客的坏习惯,有可能导致今后变相挑客的情况更加严重。”

  另外一家不愿透露身份信息的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被宠坏的司机,尽管斩获丰厚,每天能多拿200元,但是又开车、又抢单、又打电话、又找客人的工作流程,不仅增加了体力精力的付出,也产生了新的行车安全隐患。

  律师说法

  有失公平

  涉嫌不正当竞争

  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传媒法务部副部长陈晓璐律师表示,与扬手招车一样,通过打车软件也可以进行合同行为。争议点在于出租车司机是否滥用了这项权利,变为拒载挑客行为。如在交接班过程中,出租车司机就可以使用相关说明性标志或者暂停运营的套子套住空车灯,此时就可以不接路边扬手招车的乘客。但是通过打车软件预约客户,而不作出明确说明或套住空车灯的行为,就涉嫌变相拒载和挑客。

  同时,争议更多的是关于加价问题,通过加钱,乘客得到了易于他人的缔约机会。这种不平等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

  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李晓茂则认为,出租车市场须遵循的公平原则,就包含不挑客、不拒载这样的行业规范。不是谁出钱多、谁要去的地方远,出租车就为谁服务。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按照相关规定应该招手即停。

  按照目前的规定,司机对路边扬招视而不见尚不属于拒载,只有乘客上车后以各种理由不愿载客才构成拒载。然而打车软件的出现,给了司机挑客的机会,即选择路途远、费用高或者给予小费的生意。

(来源:钱江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