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2月20日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攀 徐蕊)作为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财政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枢纽和关键。随着两会的临近,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会带给广大纳税人以怎样的改革红利,备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19日下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以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为重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对于广大公众而言,这意味着在政府的钱从哪来、如何分配、花到哪去这三个环节上,一些困扰我们多年的痼疾需要在改革中逐步得到有效化解,进而对民生的改善、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广东省财政厅财科所所长黎旭东说。
“管住钱袋子”:把预算分配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
张高丽指出,要切实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使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真正把预算分配权关进制度的笼子,使政府预算在阳光下运行。
透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及中央相关会议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三方面;而在有关专家和相关人士看来,这恰恰针对了当前社会对各级政府运行阳光化呼声进一步高涨、现行税制不完善对市场造成扭曲和限制、财力事权不匹配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痼疾”的有效解决。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告诉记者,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就意味着要“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其中包含了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以及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等六个层面的具体制度建设内容。而每一项,都与政府“钱袋子”如何打开和花销息息相关,最终目标还是实现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这三个目标。
“进一步优化预算制度,使其能够有效规范地运行,这样才能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确保不浪费,不投错方向。”白景明说,“有了科学的预算制度,如何确保有效的执行,公开透明的监督,这就要保证把预算分配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优化税制结构 稳定宏观税负
作为纳税人,税收制度的调整,更是直接“拨动心弦”。而在改革进程中,既替国家算大账、也希望改革顾及个人的小账;既希望国家财政的“大河”水更满,更期望自己的财富“小溪”流得更欢,是广大纳税人群体的普遍心态。
张高丽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
“税制改革首先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要有利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这一进程中,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尽可能不开征新税种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说。
专家认为,在税改过程中,除了已经推行有序、成效显著的“营改增”之外,需要引起关注的领域包括消费税、房产税、资源税以及环境保护税等。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相关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以及环境保护费改税,都可能对公众的日常消费、理财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而从地方政府管理角度看,除了上述税种改革可能带来的地方税体系变化外,“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对一些地方政府来说,靠减免税费开打‘招商引资战’的日子,很快就要一去不复返了。”林江说。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 理顺收入划分
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
张高丽要求,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由于财税体制造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巨额收支缺口状况,使得部分地方政府陷入了财政困境中,进而影响了当地的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正常开展。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还陷入了“跑部钱进”的怪圈之中。
“中央财政蒸蒸日上、地方财政哭爹喊娘”“上级随手点菜,下边哭着买单”……这些描绘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和财力不匹配的“顺口溜”,成为现在不少地方干部的“口头禅”。
东部沿海某县一位基层官员就曾向记者举例说,以某次全国性的普查为例,“上面只安排了30万元用于‘表格费’,而县里需要配套人员抽调费用和更多的办公用品开支,算起来是上级下拨款的二三倍。”一位副省级城市财政部门主管官员说,在一项耗资近50亿元的跨境重大建设项目中,国家层面的拨款还不足3亿元,“权、责、力的不匹配伤害了地方建设的积极性。”
在一些专家看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这项改革“紧迫性最高,难度也最大”。白景明认为,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在适度加强中央事权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而和事权明确、调整相配套,改革还会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的财税体制改革相比,此轮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着全新的社会改革大背景,那就是财政开支要“过紧日子”。
在中央有关方面的阐述中,此轮财税改革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也要秉持“增收节支”“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前提。在有关专家看来,这不仅是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财政支出压力持续增大带来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中央反“四风”、树新风的必然方向。
“在改革中盘活资金存量、加强资金监管、把钱用到刀刃上,这些提法就意味着未来我国将继续大力压缩行政成本和一般性开支,但对于具有刚性特征的民生支出,还会作为重点来保障。随着改革的深入,民生支出等都将得到更好解决。”林江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