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余额宝遭炮轰是“寄生虫”银行业人士帮支付宝喊冤

2014年02月24日14:31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余额宝遭炮轰是“寄生虫”银行业人士帮支付宝喊冤

  余额宝“宝红是非多”,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撰文炮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呼吁应“取缔余额宝”。此言一出,网友反应激烈,有调查显示,9成网友不赞成取缔余额宝,支付宝则回应称“一年收入仅0.63%”。而银行似乎也并不买账,有银行人士坦言钮文新“逻辑错误”,余额宝只是“果”而非“因”,似乎帮余额宝喊冤。

  支付宝辩称收入仅0.63%

  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在21日撰长博文,直斥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原因在于“余额宝和其前段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客户的时候,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为这一成本买单”,他声称余额宝“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钮文新还批评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基本属于脑残,居然对“金融寄生虫”无动于衷,他认为,“余额宝”是不该被容忍的“邪恶金融”行为,应该取缔。

  这一博文立即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支付宝官微以一篇“卖萌”文章《记一个难忘的周末》做出回应,辩解称利润并非2%,余额宝加上增利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除此之外再无费用,费用合计是0.63%。

  而网友对钮文新的说法更反应激烈。根据某门户网站做的调查,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90.6%的网友不赞成取缔余额宝,79.8%的网友表示要加大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投资。更有网友认为,余额宝打破了银行垄断,带来了很好的鲶鱼效应,大呼“放开那条鲶鱼!”

  银行业人士:余额宝大红是果不是因

  “钮文新好像是在替银行说话,但客观地讲,这个说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对的,实际上逻辑错误了。”一位银行管理高层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余额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只是一个果,而不是因”。原因在于余额宝利用了目前流动性偏紧环境下从银行的赚钱机会,而高成本并非其造成的。他解释说,流动性偏紧一方面来自于央行宏观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另一方面是银行对高利润的过分追求,导致其风险偏好集中在高收益高风险项目上,比如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使得其对短期资金需求特别旺盛,而一些贷款项目都是长期的,这会出现资金错配,即用短期资金配置长期应用。“短期资金需求越来越高,流动性一旦紧张,市场上利率就会飙升,余额宝正是抓住银行对短期资金的旺盛需求,在协议存款上拥有了议价能力,由此获得高收益。”

  经济结构失衡是深层原因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银行自身导致这个现状而非余额宝,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贷款太多投向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一些过剩产能,而不是嗷嗷待哺的实体经济,多数企业获贷的成本本来就高,而非余额宝们推高的。”该人士坦言,余额宝们只是一个渠道创新,而非产品创新,做的还是传统货币基金,谈不上颠覆银行业,但确实带来了冲击。

  “当然,也不排除余额宝等借助规模压榨银行,要求更高利率,这就像苏宁国美等卖场压榨供应商一样。但这是纯市场行为,并没有违反什么规定。监管层并非脑残,给了互联网金融合理的生长空间,需要多加关注的,只是规范其销售行为。”

  观察

  利率双轨制:

  银行受利率管制互联网金融变相利率市场化

  “存款赚了一圈又回来,银行要付出更高成本的怪圈是不合理的。如果银行意识到这种不合理,被动‘挨宰’的潜规则必将会被打破。”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银行完全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将支付给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直接补贴给存款客户,那么多数客户就没必要把资金转出。如此一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载体”作用将会大幅削弱,而银行的成本也会下降。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银行纷纷推出各类“银行宝”,互联网金融产品议价能力将不断降低,收益率也会快速下滑,用户极有可能重新回流至银行体系内。

  上述银行高管则认为,这场风波也揭示出:利率市场化必须加速推进。目前实际上形成了银行接受利率管制,互联网金融产品变相利率市场化的“双轨制”,资金自然往高的去。互联网金融也在倒逼利率市场化,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那么存款将会重新回流或分配。

(来源:羊城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