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福州男子春节回乡透支11万后因无力偿还跳江自杀”的新闻引起极大轰动。许多群众在震惊之余,也感叹春节“返乡消费”带来负担沉重。春节短短数日钱如水流,尽管无奈,却有不少群众宁愿“打肿脸”也要充“有钱胖子”。
合理返乡消费能有效拉动地方经济,添置物品、走访送礼本也无可厚非。而现今不计经济实力的“拼行头、比礼品、评大方” 擂台式返乡却让不少返乡人员不堪重负。辛苦一年,数日全光,引来叫苦声一片。
近年来,返乡消费攀比风气愈演愈烈,名牌包装、好酒豪车、大手笔宴席等各类“摆阔”和“炫富”现象层出不穷。“回乡摆阔自制山寨宝马”、“返乡民工热衷赌博为面子宁输血汗钱”以及“透支4张信用卡送红包”等多条新闻事件更是将返乡消费的攀比现象演绎到了极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仅2609元。跳江男子春节短短数日花去11万,几乎为外出农民工平均年收入的4倍。红包加厚、宴席加码、礼品加丰,年味却越来越淡,难怪春节变春劫,思归成恐归。
消费时代,节日成为刺激消费的重要力量。长时间受一线城市消费模式的熏陶使得返乡群众热衷追求更体面的生活方式和更惬意的物质享受。某种程度上说,过度返乡消费是返乡人员面子和城乡环境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华习俗自古讲究相互串门、礼尚往来。缓解返乡攀比消费需要群众树立对节日消费和城乡差异的正确认识,立足地方实情、合理花销;也需要政府机关及相关公职人员的带头示范,轻车简从、不排场、不铺张。
庆祝节日的方式有很多,定义成功和表达心意的方式也有很多,不管怎样,返乡消费是个量力而行、合理有度的过程,不是经济实力竞演场。
- 一线城市房价逼退外来人群 返乡人买走四成家乡房
- 1月进出口总值增长7.3% 专家:全年面临出口乏力压力
- “用工荒”或持续到4月:找工作的人都去哪儿了?
- 春节返乡为二三四线城市电影票房带来“春天”
- 中国农民工节后就业新选择:“走出去”VS“留下来”
- 农村办婚礼,找块好场地不容易(新春走基层·且行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