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广州市政协委员:何时告别“中国式办证”?

2014年02月24日14:25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广州市政协委员:何时告别“中国式办证”?

图文均据新华社(除署名外)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两会上的曹志伟

  “ 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的路上”。在上周举行的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的办证调研成果:长达3.8米,集纳103个证件的“人在证图”引起了公众的共鸣(见上图,周巍摄)。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要提交的证明材料一箩筐……办证难,与门难进、脸难看一起并称办事“三大难”。

  一生

  为什么要办400多个证?

  分析:过去是与单位制相关;现在是为了挡住一些造假和便于管理

  在我国,人的一生最多可能要办多少个证件?

  答案是400多个,其中常用的证件、证明103个。

  这是广州市政协两个专委会和政协委员曹志伟调研数月的提案梳理出来的。

  我们办证是从娘胎里开始的。出生前,需要办理准生证;出生之后,要出生证、疫苗接种证、户口本;读书时要办学生证、学位证和各种考级证书;就业还有就业证、社保卡、医保卡、职称证、职业资格证等;退休了,要办退休证、老人证,还得开一份活着的生存证明,才能领退休金;死了也没有消停,要办火化证、死亡证明、骨灰存放证等。

  这些证件、证明对于每一个国人来说,既陌生又非常熟悉。“陌生是因为太多了,许多人办过了都不记得,要办的时候也匪夷所思,熟悉是因为不管你乐不乐意,你必须接触它、了解它”。

  广州一位“80后”白领喻先生告诉记者,在买房时被告知要提供未婚证明实在懵了,“知道结婚证,未婚还有证?跑下来才知道也是民政局给办,凭办证人单位的一个证明和户口本、身份证等办理,我不明白这个证明意义在哪里,如今单位又如何确证其员工的婚姻状况。”

  为什么有这么多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岳经纶分析认为,“中国式办证”一定程度上与过去的单位制相关,个体做任何事都需要组织的证明,现今则主要是因为社会诚信体系和行政管理水平不高,为了挡住一些造假和便于管理,政府部门不断提高门槛,而提高门槛的办法就是出具各种官方的证明。

  办证

  最多的当属公安部门

  怪事:一对老夫妇要补办结婚证,民政部门建议“重新结一次婚”

  去年,一名“北漂”小伙子,为办护照从北京到河北老家来回跑了6趟、累积行程3000多公里,结果证还没办成。“荒诞”的办证遭遇也发生在广州一对结婚40多年的新疆籍老夫妇身上。因为要帮儿女购房做担保,需要出示已遗失多年的结婚证,由于两地部门的信息不沟通,必须回新疆办证。民政部门考虑到他俩年纪大腿脚不方便、来回费用高,提出建议:不如在广州重新结一次婚、再办一次结婚证。

  根据广州市政协的调研,办理这些证件需要经过18个部委局办,39个处室、中心、支队和所审批,盖100多个章,还需缴费。其中,办证最多的是公安部门。

  更麻烦的是,每个市民都清楚:证件还不是想办就可以办的,需要提交各种材料。在不同的部门,同一份证件、证明材料往往还需要重复提交。曹志伟举例说,户口本要提交37次、照片50次,身份证需要73次。

  “80后”喻先生的办证经历也不“顺利”:在办理未婚证前,恰巧丢了身份证,带着户口本和原先备下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单位出具的未婚证明去了民政局,为了取得办证人员的相信,还带着正在办理身份证的公安局的凭条,另外还让单位在身份证复印件加盖了“与原件相符”字样的章,可是民政局就是不给办,非要出示身份证原件。

  如何 告别“证件满天飞”时代

  说法:政府部门数据中心的接口相互开放,开证明、重复提交材料的事会少很多

  “证件数量多,办证地点分散,办证材料重复。”曹志伟说,每一个证件上的功能单一,为何会这样?这是由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堡垒,造成了“信息孤岛”。

  “孤岛”的背后,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导致证件满天飞。“所以只好靠公民背着这些证件,不断地奔走于各部门之间,传递证件上的信息,让市民不得不面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正在推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闵乐萍说,实际上,现在许多公民信息已经利用政府的数据中心实现了集中,但问题是一个部门一个数据中心,接口互不开放,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证明以及重复提交材料。

  岳经纶建议,在行政审批改革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来一次“证件大盘点”,采取合并同类项,提高单个证件的技术含量和信息含量,先减少证件数量。比如,身份证的信息应该涵盖退休证、老人证,乃至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障卡证合并。

  在广州市两会上,代表委员还献策,通过大数据连通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并辅以建立公民信用体系,让其涵盖公民的纳税信息、信用信息、贷款记录和违纪违法记录等一切信息,最终实现“一证行天下”。

  观点

  简政请从“减证”开始

  “我们不一定活到100岁,办证居然要办100多个!”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绘制的“人在证途”图表,再次刺痛了公众办证难的神经。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地方代表委员呼吁,简政请从“减证”开始。

  “证件大国”的证件种类繁多引发人们各种微词:网民“@假装很愤青的样子”直言:“每个证对应一个部门单位,映照出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网民“@凌耐”认为,证件繁多反映了政府职能部门中的一些问题,证件只是个挡箭牌,牌后面是手续费和一些不必要部门和部门工作人员生存的供养。

  这些证件看似“证出有名”,但仔细推敲下来不难发现很多证件存在重复:比如户口本上已设置了“婚否”一栏,就没有必要再开一个“未婚证明”;既然有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再要求开学历鉴定难免有些重复;身份证上已记录出生日期,那是否退休、是否是老人等自然很清楚,就不用再办退休证、老人证……

  建立公民信息大数据网、多证合并、一证多能,这些早已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事情却一再停留在代表委员和市民的建议上。究其原因,非不能为,而是不作为、不愿为。一些部门各自为政,连公民信息这一天经地义应该政府各部门共享的治理支撑信息也四散各处,各设壁垒、互不开放。

  信息的壁垒导致了证件满天飞。各部门为了便于管理、为了不担责任、为了部门利益,不得罪兄弟部门,只能折腾老百姓,办证跑断腿,往往还办不下来。

  明知有重复,但在“有证走遍天下,无证寸步难行”的国情下,老百姓不得不费时费力去办理。计划经济时期,证件是对公民进行人身管理的一种方式,我国早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有些证件已经变得不必要,政府职能部门是否应该考虑对不必要的证件做一个大清理,一些没有意义平添麻烦的证件可以休矣。

  对证件的清理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背后的行政机构、行政管理做减法,各地新出炉的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将“简政放权”列入重点工作,“简政”能否就从“减证”开始,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让行政管理更宽松,让百姓们别继续在“证途”上困囧?

  曹志伟履职记

  ●积24年城建工作之经验,画成投资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直陈审批流程繁冗、迁延时日。此图一经展示,不足百日,广州的投资项目审批工作日缩短至37天,成为全国倒逼行政审批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

  这是广州民间给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的“颁奖词”。

  作为一名“老城建人”,曹志伟深切感受到行政审批繁琐带来的艰辛。这张图,早在13年前就已经描画。那时,他从未想过这将在未来用于参政议政,而仅仅是工作需要,自己对流程再造的偏好,驱使他愿意在这一领域寓“工”于乐。

  ●曹志伟开玩笑说:“这张图确实让涉及的部门开始了‘劳动竞赛’”。

  一图轰动。在向广州市市长展示并提出建议后不到10分钟,曹志伟就收到了规划局长的短信,当晚这位局长就电话告知已有一个改善的初稿;放下规划局长的电话,国土局长的电话又来了……

  就这样,广州市法制办联合各个部门根据这张图编制了一份新的流程图,审批事项从93项减少至33项,审批环节也由93个减至5个,整个流程走完从799天降至37天。

  人们注意到,这张图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和投资者。那么,行政审批改革最广泛的相对人:公民个人事务上还有哪些改进空间呢?

  在今年的两会上,曹志伟及其团队带来了与市民生活有关的“人在证图”。这被认为是曹志伟与证死磕的升级版。

  ●这个行政审批制度提案团队吸引了一批在校大学生的参与,他们分别以打电话到政府部门咨询、查阅官网、亲身办理、实地暗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

  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曹志伟还建言利用大数据整合公民信息,实现一证行天下。

  能不能像“万里长征图”一样引起一场改革行动,仍有待观察。

  ●广州市政协给曹志伟的履职考评打了第一高分316分,而所有广州市政协委员的平均分还不到86分,因此他被媒体称为政协委员中的“学霸”。“如果履职满分是100分的话,我给自己打99分,剩下的1分就是要不断寻找不足的地方。”曹志伟说。

  ◎民间给他的“颁奖词”

  ◎与证死磕有升级版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履职考评得到最高分

(来源:羊城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