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泉州8月19日电(林长生)红瓦坡顶、龙脊燕尾的砖壁粉墙,是泉州民居的特色。提线木偶剧团的这一建筑,隐居在泉州市中心的繁华中,并不热闹,也不张扬。不过,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和团长王景贤已经蜚声世界,全世界的一些顶级音乐厅已经演出过泉州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又叫悬丝傀儡戏,我们本地叫‘嘉礼戏’。”王景贤说,世界各国人都曾经来到泉州交流或做生意,几百年的融合,大家都成为必看木偶戏的“泉州人”。如今,不少外国人的后裔还生活在泉州,融入泉州的生活中建设共同的家园,也在日常或民俗活动中接受木偶戏,感受其中的美好想象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悠久。
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性
木偶戏并非只有漳州和泉州有,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泉州的提线木偶有其合适的人群土壤和传承特色。
人民网《行走新丝路》采访团来到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刚从美国、加拿大演出回来不久的团长王景贤,边带记者们参观边饶有兴味地介绍起剧团里的提线木偶的摆设、行当和沿革。
他说,泉州提线木偶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它一直坚守传统形式,唱腔、配乐仍用传统傀儡调,不同于晋江掌上木偶“唱傀儡戏、做梨园科”和漳州掌上木偶吸收北方戏剧唱腔和武打元素。
“像越南的国宝水傀儡是从中国广西传过去的,现在我们没有了。”王景贤表示,泉州提线木偶之所以称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获得挑剔的老外普遍认可,和泉州多年没有战乱,宋元时期还是“东方第一大港”有关。
“就我个人的感觉,任何一种艺术要占有国际市场,要有国际影响,第一要有不可替代性。”王景贤说,他们不论到哪个国家演出,第一眼要让人家看出这是来自中国的,是来自福建泉州的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
他认为,提线木偶还具备不可超越性。全世界很多国家有木偶戏,你要有高度的让人惊喜的表演艺术,才能让人有感官的震撼和艺术魅力的熏陶。“外国的提线木偶只有几条线,十来条线算很多了。我们最多的有三十几条,平常使用的有二十几条。”王景贤自豪地表示,“他们表演者是一两个技术比较好,我们成批的都是他们眼中的国际大师,这样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独特的对外交流名片
2005年2月7日晚,纽约联合国总部礼堂举行中国春节文艺晚会,泉州木偶剧团进行了专场演出,震撼了100多个国家驻联合国的政商名流。
木偶戏在中国源远流长,从汉唐开始,木偶戏就在民间流行。王景贤认为,宋元时的泉州是个多元融合的社会,当时的“外国人”甚至已经把泉州当家乡,看木偶表演是再正常不过了。
明万历年间,泉州提线木偶就接待过西班牙的公使团。清末民初的全盛时期,泉州城内有大小60多个提线木偶班社。泉州提线木偶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使得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在2012年10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
提线木偶“盛行于闽南语体系”这样的认识已经过时。王景贤说,提线木偶通过华人华侨最多的东南亚,已经渐渐走向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瑞士、荷兰、丹麦等更多的国家。“泉州提线木偶剧团是福建省对外交流最多的剧团,被称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名片。”
泉州木偶剧团一年平均出外交流七次,最多的达到10次。今年,不仅去港澳台地区,还去了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缅甸和柬埔寨等国家。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已经出访170多次,在60多个国家或地区演出,单法国就去了差不多20回了。
22年前,学剧本的王景贤被任命为提线木偶剧团团长,当时的剧团发工资都难。几年来,国外热衷提线木偶,他们从国外演出赚了不少钱回来弘扬这门“非遗”技艺。
神秘文化里的乡愁和想象力
泉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曾经是世界各国人民活动的大舞台。同时,泉州提线木偶受民众喜爱,也享有较高的地位。
“前棚‘嘉礼’后棚戏。”王景贤说,提线木偶在当地享有优先的待遇。“棚”就是戏台。民俗活动中,如果木偶戏和梨园戏、高甲戏等同场演出,木偶戏必须在前面。在莆田,木偶戏也被称为“戏兄”,同样是要在莆仙戏开始前演出。
对木偶戏的尊崇,还可以从操纵演员必须识字看戏本等地方看出来。王景贤说,木偶戏演员还可以穿着象征地位的长衫,参加科举考试,这在古代的“戏子”中是不可能的。
“木偶既不是人也不是神,它是介于人神之间,沟通人和神之间关系的一个媒介,一个桥梁。”王景贤认为,木偶被称为“嘉礼”,“嘉礼”就是美好的奉献,像闽南“敬天公”这样重要而大型的仪式,是少不了这种能沟通神和人的悬丝傀儡戏的。
提线木偶的表演,也能慰藉很多人的情怀。王景贤认识里的乡愁是对一个地域文化的深刻记忆,更多要和童年记忆结合在一起才更牢固。
“木偶戏可以说是没有文化疆域,也没有年龄界限的艺术,相比较而言,更容易打通文化、年龄和阶层等等的壁垒。”王景贤认为,人到老了,他的心态会“老还童”。提线木偶这种艺术能帮助人家回忆童年,保持童心。老人和小孩肯定很喜欢。而现在的中年人生活比较紧张,甚至可以说很累、无趣,如果进入木偶剧场,会勾起他们久违的快感和想象空间。而王景贤也在从事木偶戏的传承中,加深了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提升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和国外相比,我们在很多地方会有自卑感,我们在文化上绝不应该有自卑感。我到全世界演出,都是越走越自信。”王景贤认为,相比历史长河,一个国家一两百的屈辱历史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中国人不应该失去自信力。
现在,泉州提线木偶剧团演出的剧场有130个座位,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看演出,不卖票,不收费。王景贤介绍,眼前的提线木偶剧团有2亩地,而新的剧团占地17亩,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剧场是500个座位的。
【王景贤名片】
王景贤,1955年11月23日生,福建泉州市人,1977年开始戏剧创作,1979年成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编剧。1992年起任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现为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世界木偶联会中国中心理事,泉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任期间,王景贤潜心钻研并编导一批木偶剧及戏曲、话剧、歌剧、课本剧、电视剧,多次荣获文化部金狮奖金奖、文化部文华奖、百花文艺奖等大奖,多部剧作和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内权威刊物。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最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历经千年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内容。保存着大量“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的语法、语汇及古读音。
泉州市木偶剧团,创建于1952年,是泉州提线木偶戏主要传承者。新中国成立后,已经走访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170多次。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10月,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在11个入选名单中,我国是唯一一个,也是这个项目零的突破。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