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

广州“十三行”:后人比比皆传奇 不乏全国政协委员

来源:人民网  2014年08月28日09:02

广州潘氏大院(人民网 薛婧摄)
广州潘氏大院(人民网 薛婧摄)
下一页

人民网广州8月27日电 (周素雅 老盈盈)鸦片战争前十三行曾盛极一时,在全国商行中赫赫有名。以潘振承为代表的潘氏家族在十三行的兴起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世事变迁,十三行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潘氏家族的后人却沿袭着祖先的步伐,在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中传承先人文化,继续书写传奇。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说的就是清末十三行的兴隆旺景。祖籍福建漳州潘厝村的潘振承曾为广州十三行的商总(即行商首领),也是十八世纪世界首富。据史料记载,潘振承早年家贫,习商贾。青年时自闽入粤,从事海外贸易。在经营十三行期间,潘振承不仅把生意做得十分兴旺,还积累了良好的信誉。期间,潘振承还开设同文行,承充行商。由于诚信经营、眼界开阔、经营有方、敢为人先,积累的雄厚财富足可敌国。

潘氏先祖潘振承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而潘氏后人中也多有传奇人物,其中有定居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潘祖尧,有曾任福建省副省长的潘心城,有自己出资建先人故居的潘世孟,有撰写《潘同文(孚)行》的退休教授潘刚儿,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政商学各界精英。他们遍布各地,各有所成,却都将这归功于潘氏祖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在他们看来,有祖先“闯广东、下南洋、过台湾”的海商魂魄,才有今日潘氏后人的成就。

沉寂100多年的洋楼建筑——广州潘氏大院

广州市海珠区海瞳寺的对面大院内,伫立着一栋具有浓厚西方建筑风格的欧式洋楼,门口的长木条上印着“海珠区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几个字。如果不细看,人们很难会把这栋建筑和一千多年前广州十三行的历史联系起来,更想不到这栋“洋气十足”的大楼便是闻名于穗的潘氏大院。

虽经近百年,房屋结构完整,尤以木地板最为精美,光亮照人。潘氏大院主楼居中巍然兀立,西式混凝土结构两层楼房,带半地下室,折衷主义风格。屋内大门镶彩色玻璃,图案精巧;木制百叶门通向屋内前廊;全屋各厅房靠墙一面均向外开窗采光,有窗楣、窗台、窗花……铺成设计十分讲究。

“百叶门和木地板从刚建好保存到现在,都很完好,但屋内的墙体就不行了,几年前大屋重新修葺,存在一些瑕疵,墙面已经出现了裂缝。”说这话的是潘刚儿——潘氏第八代后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的退休教授。潘刚儿如今已经70多岁,依然精神奕奕。他说,自己也是在媒体咨询潘氏历史后才了解到自己其实就是潘家后人。

据潘刚儿介绍,2001年,退休后的他开始研究十三行和潘家的历史,5年后,与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启臣一起研究潘氏历史,他们还同台湾学者陈国栋编写了一本名为《广州十三行之一潘同文(孚)行》的著作,书里主要介绍了一代首富潘振承创立自己商行——同文行的故事,以及同文行的贸易盛况。当时,同文行以出口茶叶为主,主要供给英国、瑞典,美国等国,仅单单英国一国,出口量就占了七到八成。在出口的同时,那时的广州同文行也从英国、印度等地进口布匹和茶叶。

除了研究十三行的历史,潘刚儿还喜欢搜集与海上丝绸之路、十三行等相关的诗词。他说:“我看到喜欢的古诗就会把它抄写下来,至今已经搜集了600多首。”据潘刚儿介绍,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军阀混战,潘氏后人中的不少已移民海外,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等地,其中以福建漳州、广州、香港和东南亚居多。尽管如此,潘家后人还保持着联系,并不定期举行聚会。后人联系多以潘氏后人潘祖尧为中心,潘祖尧长期居住在香港,是著名的建筑师,全国政协委员。

据潘刚儿介绍,2009年,潘祖尧还曾与潘刚儿一起回到了福建漳州潘厝村祭祖。

潘厝社先民起源地——漳州角美潘厝村

“光前荫后,这里是潘厝社(白蕉潘氏)先民奋斗发达的起源地;分枝散叶,这里是海内外潘厝宗亲的祖籍地;叶落归根,这里是潘厝人杰寻根谒祖的发祥地。”这是漳州潘世后人潘世孟《潘厝》书册的题词。

据福州大学学者曾筱霞介绍,广州十三行商人中大多来自福建,其中丽泉行、同文行均出自福建。据潘世孟介绍,潘振承幼年当船工的经历成就了他敢于冒险的精神,他曾三次架船南下吕宋,贩卖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获利颇丰,后“由闽入粤”定居并从事外贸业务,并于乾隆七年请旨开设同文行。由于懂外语又诚信经商,潘振承成为外国商人眼中的“行商中最有信用之唯一人选”。现在从事石化生意的潘世孟称,自己“生意经”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祖先的“笃守诚信”的商业本质。

福建漳州潘厝村,是以潘振承为首的潘氏家族祖籍地,至今保留着潘振承二弟的祖屋和潘振承父亲的坟墓。每到清明时节,远在香港和东南亚的潘氏后人就会前来祭祖扫墓。因种种原因,潘厝村古民居和潘振承故居未能完整保留,目前,以潘世孟为首的潘氏后人正在竭力抢救祖先的文化遗留。年过半百的潘世孟除了自己经营石化生意外,闲暇时间多用来研究潘氏家族文化,从其先祖十三行潘振承到现在潘厝村的潘氏后人都在研究范围内,除了修缮族谱、编辑潘厝宣传手册,潘世孟还积极参加潘厝村、十三行等文化的研究和探讨。更难得的是,潘世孟还与另一外潘氏后代潘鑫璋一起出资1000万修复潘家古宅,潘振承的直系后代潘明辉则时常往返于厦门与漳州之间,全力投入该项目的执行中。

潘世孟说:“潘厝古民居、潘振承故居、潘仕成祖居等潘家大院如能仿古迁建,将有望成为一个景点,对国家保留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来说也是个极大的贡献。” 

【1】【2】【3】【4】【5】

分享到:
(责编:田原、乔雪峰)

 高清推荐

 相关专题

 财经新闻排行榜

  1. 1低廉房租吸引9万“蚁族” 北四…
  2. 2炒楼资金转战股市 "房冷股热"…
  3. 3全球富豪诞生最多25城榜:中国…
  4. 413年近20万亿 土地出让金成…
  5. 5中国农行行长:央企调薪包括金融…
  6. 6国信债市一姐为自保供出百人 反…
  7. 7中国游客成各国"财神爷" 五大…
  8. 8组图:各国富二代网晒豪华暑假
  9. 9中体产业8年承诺未兑现 连跌两…
  10. 10成都高二女生休学创业 1年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