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交流凝聚共识 思想联通三地 智慧助力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11月28日08: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区域捷运 共建共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与共建合作机制两个问题十分关键。

  交通方面,我建议京津冀地区要建立一体化的捷运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京津冀全域范围之内,交通能够实现网络化的布局,不同交通体系之间也形成网络。在整个区域里面,在五公里或者十公里的范围内,一个乘客都可以找到他的乘车点,并且通达性、转乘快、智能化等因素都能得到满足。

  在合作共建、共享共建问题上,大家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我到各地调研的时候,大家都说自己吃亏了,都认为自己投入得多,收益得少,那怎么办?

  这里面实际上就有一个问题,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讨价还价”的机制。我们要做到投入和收益的对称。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个区域里面,大城市、中心城市要承担更多的角色,这个事情才能够成功。就像一个家庭里面,承担共同的东西,老大要承担得更多,在国际上也是这个经验。

       

  交通为先 做好衔接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 周正宇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交通运输快速持续发展为先导,坚持科学规划、引导产业调整、疏解首都功能、促进均衡发展。

  统一便捷的京津冀轨道交通,应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国家的干线高铁;二是城际铁路;三是区域快线,原来叫市郊铁路;四是城市地铁系统。

  积极推进交通一体化“一张图”规划相关工作。新版国家公路网规划新增国道中涉及北京市的有五条,我们与河北省已经就线位规划形成一致意见。配合规划、发改部门编制北京、天津、石家庄市域内的市郊铁路网规划,综合考虑利用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等多种方式,逐步解决北京与周边地区间的轨道交通衔接问题。

  2015年,重点完成大广高速六环至黄垡桥段拓宽改造,开工建设京秦高速公路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段。推进京张城际、京沈客专等项目建设,加快新机场配套设施建设。

  此外,推进城际公交建设。正在调研城际公交运营补贴机制,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研究跨区域公交一卡通应用及互联互通。

    

  双城双港 率先突破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 武 岱

  天津交通应依托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双城”和海港、空港“双港”,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努力实现交通领域合作率先突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港应打造服务京冀的临港产业基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航运服务体系,建设邮轮产业海上旅游圈。

  目前,已成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7月1日和10月1日相继实现京津、京津冀通关一体化。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南港30万吨级航道、东疆二岛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散货物流中心向南港搬迁。

  空港方面,应围绕构建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大力发展“卡车航班”。公路方面,着力构建海港便捷联系内陆无水港、通达三北腹地、串联沿海港口群的集疏运公路网。铁路方面,进一步提升枢纽功能,加强京津铁路与天津港口物流体系的衔接,增加铁路客流在天津的中转比例。

       

  科学谋划 智慧交通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杨国华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可以用四个“科学谋划”来概括。首先应该立足于全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大局来科学谋划。一体化是全国交通一体化,特别是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还有其他的省市,我们是全国的一部分。

  第二,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科学谋划。也就是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的还是一些产业布局要优化。北京作为首都,它的功能疏解到哪,我们的产业布局到哪,产业转移到哪里,我们的交通就发展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第三,立足于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方向来科学谋划。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四个交通”中有一个智慧交通,我们的信息化、智能化要及时地跟上,使我们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高的起点。

  第四,立足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来科学谋划。不仅仅是公路交通、港口、航空、铁路,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客运要零距离换乘,货运要无缝隙衔接。

     

  立足优势 深化合作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 孙占明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天津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立足比较优势,正视差距短板,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承接首都功能等领域与北京、河北开展务实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为有效缓解首都过境压力,未来天津要承担更多的交通枢纽功能。

  第一,天津港和空港是交通枢纽建设的核心战略资源,要进一步完善两港集疏运体系,完善天津与河北的货运铁路布局。

  二是深化港口群合作,目前天津与河北省合作成立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一步要深入研究港口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实现港口群的分工协作和有序竞争。

  三是率先推进京津交通实现同城化,加强京津间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推动两市实现“四网融合”。

        

  创新技术 智能出行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学军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交通一体化在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优化,以及经济带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千方科技创新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产业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今年5月,公司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首批企业入驻秦皇岛分园,并启动建设全国交通数据处理与应用及智能交通设备研发与生产基地。

  基地将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应用为起点,整合京津冀交通数据,搭建京津冀交通出行运营服务平台,为一体化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同时围绕交通运输部加快“四个交通”建设的需要,搭建智能交通设备研发和生产的环境,建设集检验、检测、研发、生产、测试为一体的智能交通设备产业基地。

  未来,千方科技将加强和京津冀地区大学、科研院所、行业机构的合作,构建创新型技术研发、应用和成果转化的平台。

     

  媒体携手 助推发展

  天津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杨桂华

  媒体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不断去营造协同发展的氛围,凝聚大家的共识。人民日报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是我们党报系统的领头雁。这样的论坛、这样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地方报纸、地方媒体认真学习的。

  天津日报社在宣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做了一些探索,创新时政新闻跨地区党报联合采访报道模式,按照“横向联动京津冀,纵向打通前后方”的思路,发起并携手北京日报、河北日报,共同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在全国两会期间同步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现场采访参会的三地代表委员并连线后方相关负责人,畅谈对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认识思考和推动协同发展的真知灼见。

  该专栏在三地党报同步持续推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天津日报要进一步加强与京、冀媒体的交流合作,以媒体合作推动经济合作、产业合作,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媒体助推器”。

       

  遵循规律 修复生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 李善同

  目前大家有一个共识,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必须要实现五个一体化,包括政策协调和机制的一体化、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特别要提到的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要实现生态和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首先要逐步做到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环境执法的一体化,要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规划,这样才不会出现污染泄漏问题。

  要遵循市场的规律,按照市场的办法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及生态和环境的修复改善。比如,城市拥堵是一个大的问题,法国做城市研究的专家说,巴黎在市区生活的市民,有40%不养私人轿车,其前提是公共交通体系覆盖面全,通达性好,准时,安全。

  要通过严格的环保条例和环保条例的执行,使得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承担环境的责任和成本,才能够使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

      

  联防联治 净化空气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 周扬胜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工作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9月,京津冀等6省市区空气中的四项污染物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2.8%。主要进展包括:

  一是建立体制。按照中央要求,共同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明确了“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原则;确定了“重污染应急、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制度。二是完善机制。提高区域环保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搭建区域环保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区域联动执法。三是出台政策措施。聚焦优化能源结构和工业治污。四是推动共同治理重点污染源。五是圆满完成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区域治理将是长期过程,建议从以下重点方面有序推进:编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依标治污,实现既存污染源排放量大幅度下降;突破机动车污染控制瓶颈;天津、河北油品应尽快升级。

      

  积极合作 防污治污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刘 洁

  天津市紧紧围绕“建机制、定底线、抓落实”三条主线开展工作,积极推进区域环保合作:

  建机制。积极对接顶层设计,参与各类规划计划编制工作;建立环境监测沟通和预警信息交流机制;探索建立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定底线。划定《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实施《天津市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管理规定》;严厉打击“三黑”行为;研究设定区域环境质量底线。

  抓落实。严格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平台;实施清水河道行动;持续给予河北省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完成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要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规划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加强海河流域上下游水污染防治联动,推动建立引滦跨省市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有益区域协同发展的环境保护标准;提高治污水平。

      

  弥合差距 协同创新

  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张建国

  如何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必须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置于全球经济的格局中思考谋划,同心合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如何看京津冀中的“短板河北”?形成京津冀今天的巨大落差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所致,而是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加快弥合这一差距,“一只手”单托不行,必须“两只手”并用。

  如何开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发动机?河北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烈地呼唤创新,一旦科技创新的发动机装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车,创新潜能将得以充分释放。

  京津冀协同创新应从哪里发力?携手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还必须从共建“京津冀高端信息高速公路”,夯实京津冀协同创新绿色崛起的根基发力;从共同探索跨区域公共服务改革,开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绿色通道”发力;从改变京津冀科技资源条块分割、沉睡、等待、冰封的状况,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发力。

       

  加大投入 改善环境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 军

  对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工程,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尽快在中央层面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京津冀协调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我们必须要有组织保障和资金机构,不能停留在提思路、喊口号的阶段,必须落地实行,时不我待。

  第二,建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引导基金,并特许发行京津冀环保债券,由中央财政和三地财政共同出资,对三地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提供资金保障和战略引导。

  第三,加强京津冀区域的特殊环保政策和相关规定,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比如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行为,加大环保违规的惩罚力度。

  第四,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启动京津冀环境保护的群众运动,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空气、水和食品安全,保护我们的子孙健康成长。通过全社会全面动员,坚定推进环境改善,留住“APEC蓝”。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8日 14 版)
(责编:郝帅、杨曦)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公务员月入5千养娃难公务员月入5千养娃难
  • 天价超生罚款或难再现天价超生罚款或难再现
  • 盘点A股的明星股东们盘点A股的明星股东们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