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小城故事多”系列报道

福建晋江:敢为爱拼勇争先【3】

罗华、修仰峰、张晓赫、陈苑、赵铎、邹家骅
2016年10月20日09:16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留文”即“留魂”

文化传承寄乡愁

提到晋江,人们往往会想到“老板的摇篮”、“著名的侨乡”,其实,自唐以降,晋江文风蔚盛,英才辈出,科甲之盛冠于八闽,有进士1853名,其中状元11名,官拜宰相16名。人杰地灵,曾公亮、俞大猷、梁克家、李贽、张瑞图、施琅等晋江英杰灿若繁星,而朱熹、郑成功、弘一法师等众多历史名人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传下佳话。

与历史名人相辉映的,是晋江不胜枚举的人文盛景。“晋江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包括与长城、故宫同一批的‘国宝’安海镇安平桥,还有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草庵石刻、安海镇龙山寺木雕千手观音等。”晋江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掰着手指头,对记者如数家珍。

夜色中的五店市。赵铎 摄

晋江人对历史文化的珍爱与保护,已经融入到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就是最好的见证。

走进五店市,文史专家粘良图带我们来到青阳蔡氏家祠、庄氏家庙门前,讲述晋江从无到有的故事,“自唐代始,有孙、蔡、赵、林、李等诸姓先后来此聚居,日渐繁荣,后有族裔遍布海内外,此处也成为了华侨寻根问祖的地方。”

晋江市旅游局副主任科员陈芳介绍说,五店市就像一座晋江传统民居博物馆,既有原地保留的老房子,也有一砖一石搬运到此的迁建建筑,还有根据一比一的比例还原的标本复制式更新建筑,“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在这里,你几乎可以见到晋江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特色建筑。”

从小在五店市长大的庄炮成,如今已搬进了仅一街之隔的安置房小区,闲来无事,他会常常回来看看自家的老房子,寻找老晋江的味道。只见庄炮成如顽童般站在路中间,张开双臂,快速地横向跑动,向我们演示着他儿时最喜欢的“冲关”游戏。“以前我们就在这条街上玩,”庄炮成开心地说,“你看,到处高楼大厦,好在政府有眼光,把五店市保留了下来。留下了什么?留下了根,留下了乡愁。”正如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所说,原汁原味的五店市,“老年人看了很怀旧,年轻人看了很时尚,外地人看了很闽南,侨乡人看了很乡土”。

晋江高甲戏剧团里,正在练功的年轻演员。赵铎 摄

“固态”文化要保护,“活态”文化靠传承。晋江市文体新局黄良局长介绍,为了把掌上木偶、高甲戏、南音等非遗传下去,晋江市政府全力“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打造品牌”,不仅在市区建设戏剧中心、在文化中心建设南音厅等,同时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副团长尤天相说,“场馆建好了,政府还有低票价补贴,观众来了,剧团的年轻人也有了动力。”原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团长曾文杰则感叹,“晋江每天晚上都有几十个高甲戏的剧团在演出”,晋江人的生活已离不开高甲戏。

安海首届中秋文化节上,一场热闹非凡的千人跋饼大赛正在进行。赵铎 摄

来到晋江,恰逢中秋,怎能错过安海首届中秋文化节?看过六十年一见的白塔点灯,再感受一场热闹非凡的千人跋饼……古镇安海正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文化是安海最重要的优势,是安海合力之所在”,安海镇党委书记唐春晓告诉我们,安海正立足于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把文化当做城镇建设的切入点和“指挥棒”,“由政府出题目,搭平台,做服务,让文化唱主角。”

如今,安海已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融入到元宵、端午、中秋三大节庆当中,不仅活跃了本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也勾起了无数海内外侨民的思乡情。此外,安海还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文化形式来展现乡土情,“结合乡土情,我们每年会主推一个文艺群体。今年,我们为9位安海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了一套9卷的书法作品集《古镇书香》,接下来还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蔡笃取推出安海题材的油画作品集《古镇丹青》。”唐春晓说。

“我的家乡这么好,为什么没有手绘地图?”2009年,安海小伙许著华和他的小伙伴们自掏腰包创作出了福建省第一张乡镇地图,此后,他们办起了文化传播公司。

“我们希望用新颖好玩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东西带到年轻人的视线里,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许著华展示着他精心设计的安海“伴手礼”:一套集纳了安平桥风光及安海民俗游艺的明信片,一本介绍安海手艺人“匠心”精神的《守艺安平》,一对栩栩如生的“不肯去”石将军小型雕塑……

“文化是根基,文创是嫁衣。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可以来一场安海的文化复兴。”许著华充满希望地说。 

 

(责编:杨曦、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