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运营6年的京沪高铁改变了什么? 真切感受中国速度

2017年06月30日08:2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 运营六年的京沪高铁改变了什么

  6年,6.3亿!

  截至6月29日,京沪高铁6年运送旅客总人数突破6.3亿人次,相当于所有美国人都坐了两趟京沪高铁。6年来,京沪高铁累计开行58万余趟列车,累计行程超过76955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两万圈。

  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创新工程、“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高铁运营6年来,改变的不仅仅是京沪两地。

  分别地处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北京与上海两地间的交通效率对推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着百年历史的京沪铁路是东北、华北通往华东的必经之路,一直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东部沿海经济迅猛发展,京沪铁路客货运量猛增。

  2011年6月30日,历经3年建设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拉近了京沪间的时空距离,上海到北京最快运行时间由原来9小时54分一下子缩短到5小时内,1300多公里一日内可轻松来回。“坐上高铁,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韩联社如是说。

  2013年2月28日,在通车运营1年8个月之际,京沪高铁运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2014年4月14日突破两亿人次,通车运营4年累计运送旅客3.3亿人次,5年4.67亿人次,单日最高运送量为2017年5月1日的66.6万人次。京沪高铁庞大的“输血”能力有效缓解了京沪铁路通道运力紧张的矛盾。

  以速度取胜的京沪高铁改变了中国东部的交通版图,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0.5至4小时”高铁都市圈。人们从上海出发,1小时内可到苏州、无锡、常州,两小时内可到镇江、南京,3小时内可到蚌埠、徐州……

  穿梭于京沪间的高铁颠覆了人们的时间和距离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铁同城效应”优势凸显,“双城生活”“候鸟群体”逐渐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从昆山南坐高铁到上海虹桥最快只需16分钟,再换乘地铁去静安寺,到公司不到1小时,这几乎与居住在上海嘉定区、闵行区的同事上班时间差不多。准时、准点、不堵车,犹如‘城市间的轨道交通车’。”家住昆山的张先生每天打“高的”上下班已经两年,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中国的高铁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正改变着中国版图。”印度的门户网站拉迪夫网说。一条铁路往往就会繁荣一片区域或者一群城市,京沪高铁运营以来沿线城市的巨大发展变化佐证了拉迪夫网的观点。

  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三市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沿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6.7%,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个。京沪高铁途经的地理区域特点赋予了其特殊的使命和期盼。沿线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了“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各自的“经济版图”,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也带动了沿线经济协调发展。

  无锡东站是京沪高铁在无锡的唯一停靠站。无锡市依托高铁车站规划了总面积125平方公里的全国首个高铁概念新城区——锡东新城,引得众多“产业大腕”竞相入驻,成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新高地、城市拓展的新空间和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也带来了大量旅游资源。自开通以来,无锡东站日均发送旅客从刚开始的2000人次增长到现在的1万余人次,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1300万人次,相当于无锡常住人口的两倍。

  沿京沪高铁这条经济“大动脉”,南京、常州、蚌埠、枣庄、泰安、沧州、德州等城市也纷纷“搭”上经济发展的高铁快车,因地制宜地规划,实施沿“京沪高铁经济带”一体化建设,城市功能更趋合理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迸发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纷纷以各自特点打出全新的产业承接牌,协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寻找到自己全新的定位。一个以“上海知识型服务业体系”“苏州无锡等区域特色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的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已经形成。

(责编:王子侯、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