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日本退出宽松有点难(经济透视)

张玉来
2017年07月17日08: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关于日本是否正在悄悄“缩表”近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日本央行购买国债规模不断减少,至今年5月购入量已跌破8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1日元),创2014年10月以来最低。依此速度,今年购债量或降至55万亿日元,远不及80万亿目标。市场有分析认为,日本正在从技术上退出量宽。

  尽管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予以否认,称在实现2%通胀率目标前,日本不会退出量宽。但日本各界的担心却不断增加。生命保险协会会长根岸秋男近日提出,应就如何退出量宽展开公开讨论,希望央行与市场进行对话;国会议员河野太郎甚至公开质疑2%的通胀目标,呼吁央行尽早面对退出宽松;瑞穗综合研究所提议政府应与央行协同勾画日本版的退出路线图。

  日本这种“央行资产负债表依赖症”是逐步形成的。1999年日本央行首次将名义利率调降至零;2001年开始购入国债,以政府债务货币化方式向市场持续释放流动性;2002年又把购买目标扩及商业银行票据。于是,以“扩表”方式向市场注资,成为日本解决泡沫经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这种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成了世界首创。

  首轮量宽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央行坚守了财政纪律。为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它制定出明确的“银行券原则”——货币发行净额是央行国债买进净额的上限。然而,该原则却淹没在2013年黑田东彦所主导的超级宽松政策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以天量购入国债来大规模提高基础货币供应量。结果,央行资产负债表迅速“暴胀”,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遥遥领先欧美。

  “爆表”危机已成为继财政危机之后威胁日本经济的又一枚定时炸弹。当前,央行所持国债资产的加权平均利率仅为0.317%,短期利率一旦超过该值就会形成“倒利差”,从而陷入财务危机。此外,央行自有资本占比过低,截至2016年底,央行自有资本仅7.6万亿日元,而过剩准备金规模却高达320万亿日元,财务风险大增。目前,日银所持超过400万亿国债的平均到期年限超过7年,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要退出量宽,不仅周期漫长,成本极高,难度也非常大。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受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汇率变动的影响,各国央行难以只根据本国经济状况调整金融政策。在美联储再次加息、年内将实施缩表之际,全球呈现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趋势,这势必对仍然坚持量宽的日本形成巨大的压力,其收益曲线调控目标面临更高风险。一旦利率失控,遭受的损失将数以万亿规模计;政府若被迫注资,不但会加剧财政危机,还将引发国家信用受损等连锁反应。因此,在几乎无望达成2%的通胀目标下,央行被迫对宽松“刹车”,或将成为日本央行今后政策运行的重要选项。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7日 22 版)
(责编:孙博洋、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