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HR眼里的职场怪圈:工作越换越多对未来却越来越迷茫

2017年07月20日08:1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HR眼里的职场怪圈:工作越换越多对未来却越来越迷茫

  年轻人爱跳槽早已不是新鲜事。从公司角度看,年轻人频繁辞职可以被看成人才流动速度快,人力资源备选丰富,也可以反向解读。具体如何看待,不可一概而论,仍应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作为一名HR,在公司招聘中,对于非应届毕业的求职者,他们换工作的原因,是我每次面试时必问的一个问题。

  有一位热衷创业的年轻人的回答就让我记忆犹新。“我也不想这么频繁地换工作呀。”他曾这样告诉我。毕业后,这个年轻人进入一家做上门美甲服务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当时O2O的概念正如火如荼,这类项目也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和青睐。哪知道几个月后,O2O的热度迅速消退,项目遇冷,创始人始终没有拉到后续的投资。更糟糕的是,天使轮融到的钱很快就花完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盈利更是遥遥无期,最后老板只能无奈宣布公司倒闭。后来,他又进入一家才成立2个月的游戏公司做运营,游戏上线后,由于收入表现不佳,项目亏损,整个团队被裁撤了,他也不可避免地再次失业。

  因为行业环境和公司境况被动失业,这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表现得尤其明显。简言之,行业更新换代频繁,一些年轻人无奈之下,不得不通过跳槽来“适应”环境。除此之外,更多年轻人频繁跳槽则是主动选择。

  另一个名校毕业的小伙子也令我印象深刻。他曾通过校招拿到一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offer来到北京,但他对这份工作的评价却是“没劲透了”,“每天就是盯着后台系统做表格”。这份工作他干了不到四个月就辞职了,随后找了一份商务工作,但很快又对出去见客户谈合作失去了兴趣。当我问他喜欢做什么时,他眼里浮现出迷茫:“我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走,先尝试着干吧。”

  这类年轻人跳槽的原因也十分典型: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未来没有长远的打算。失去了职业方向的年轻人,很容易心浮气躁,最后只能通过频繁换工作的方式寻找方向。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工作越换越多,他们对未来却越来越迷茫,最后陷入一个迷茫——换工作——迷茫的怪圈。

  当然,换工作也不全是年轻人的问题。有的时候“遇人不淑”也让年轻人忍无可忍,只能用脚投票。有的公司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力,就美化招聘信息,在面试过程中将公司和职位包装得天花乱坠。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社会经验欠缺,对这类陷阱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很容易上当。等他们入职后,发现和当初了解到的信息相差太多(大部分为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方面),心理落差太大,也会选择主动辞职。

  尽管年轻人换工作的原因五花八门,各有诉求,但作为公司的HR,并不是每一个理由都能被接受。我之前面试过一位90后女生,她两年间换了三家公司,提及换工作的原因,她从领导到办公环境再到考勤制度,都吐槽了一遍。“自己开心就好”是她的口头禅。现在是信息时代,找工作并不难,再就业成本也低,一时不爽就炒老板鱿鱼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

  对于换工作和选择工作比较随性的人,我会格外慎重考虑。稳定性和忠诚度是考察应聘者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入职一家公司,有三到六个月的试用期。在这段观察期里,刚入职的新人,特别是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不会被交付太过重要的工作任务。很多时候都是从基础做起,自己的能力被证实和认可后,才会被上级委以重任。如果年轻人频繁跳槽,在不同的公司都仅仅只是做过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那自己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始终得不到锻炼和提升,进而职位和薪酬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其实,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太完美的地方,没有百分百十全十美的工作,在大体不错的情况下,建议年轻人放平心态,慢慢适应公司的文化和环境,适应领导的风格和团队氛围,磨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以期更大的职业发展。

(责编:孙博洋、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