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全面完成

人民网北京7月26日电(实习生张佳莹)26日,国家发改委就输配电价改革及价格市场化程度测算的有关情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我国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已全面完成,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说。
据孟玮介绍,自2014年12月,深圳电网和蒙西电网试点“破冰”至今,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全面完成,经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审核后的输配电价已陆续向社会公布。这是自201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来,第一项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电改任务。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指出,此次输配电价改革亮点主要体现在建机制、降成本、推市场三方面:
在建机制方面,《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和《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科学、规范、透明的输配电价监管体系。以“准许成本加上合理收益”为原则,同时引入现代激励性监管理念,激励电网企业压缩投资,减少投资冲动。
在降成本方面,进行严格的成本监审。据统计,我国电力企业不相关或不合理成本约1180亿元,占比14.5%。改革后,平均每千瓦时减少近1分钱,核减32个省级电网准许收入约480亿元。
在推市场方面,推动用户和企业通过市场直接交易,形成竞争性格局。2016年,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比例为22.25%。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电力市场化规模将达2万亿千瓦时,占电网销售电量的35%,实现同比50%高速增长。
张满英还表示,下一步,全国输配电价改革将围绕四个方面继续展开。开展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工作,研究制定电网和新增配电网的价格形成机制,妥善处理交叉补贴问题,并做好已有试点三年监管周期满后的政策转换工作。“改革都是涉险滩,接下来依旧任重道远。”张满英说。
关于价格市场化程度,据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政府管理价格的比重已不足3%,比2012年减少2.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已达100%,实现全部市场定价。
据了解,价格市场化程度测算新方法是此次计算亮点。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介绍,新方法以产出值为主要指标,以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的总产出值做分母,以各行业政府管理价格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产出值做分子,得出政府管理价格的比重,进而求得价格市场化程度。与旧方法相比,新方法将第三产业也纳入了测算范围,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同时,相较于基于农产品收购、消费品零售和生产资料出厂三个环节进行测算,以产业产出值为主要指标,可使绝大部分数据来自统计部门。“这确保了测算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彭绍宗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产业观察:“618”平台促销常态化 消费者购物日趋理性
- 预售订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场满赠和满送、跨店津贴、购物返券、满减打折……今年“618”期间,各平台推出系列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没有了当年一遍又一遍算优惠,然后定表开抢的热情,而是选择了“躺平式”参与。…
- 证监会发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等五项金融行业标准
-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王震)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1部分:公告分类及分类标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2部分:定期报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 第3部分:临时报告》《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五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介绍,《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编码》标准的实施,通过为证券期货业结算参与机构分配统一的编码,可有效降低编码转换和适配工作成本,便于机构间以及结算参与机构内部进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挖掘以及数据共享等工作,进一步促进行业数据标准化,支持行业数据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行业系列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实现证券业内、挂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信息服务业规范、有序地发展;《证券期货业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指引》的制定,从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等方面规范了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有效指导各证券期货业机构开展性能测试工作,提升测试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并基于测试结果客观评估大数据平台产品性能。…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