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践行普惠金融 让金融普惠大众

2018年08月05日15:35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李南青 微众银行行长
李南青 微众银行行长

人民网北京8月5日电 (付长超)今日,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论坛上,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分享了微众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他表示,微众银行始终坚守以“普惠金融为目标,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专注服务于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践行“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正在推动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积极探索。

峰会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平安普惠承办,并得到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和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等单位支持。《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在峰会上正式公开发布。

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我是微众银行的李南青,我们这个银行是一个非常小的银行,仅有几项银行业务,刚刚起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银行,成立到现在只有3年多的时间,我想这个大会之所以把我们叫做这里和大家分享,主要可能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的定位、模式就是普惠金融。

我们在2014年年底获得了“三证”,20多天以后,总理到我们这儿视察,他看了我们一个定位,我能够比较感觉到欣慰的是,也是在当初跟总理讲的,当初我们一个定位就讲了四句话:“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抓手,同业合作为依托”。也就是说我们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另外就是监管和我们自己经过市场调研了以后的市场定位,个存小贷作为我们特色。那我们怎么做这个东西呢?第一个是以科技数据为抓手,第二个是我们以同业合作为依托。

在一开始,我们把我们的目标定的非常清楚,就是只有两个:一个是专注于服务于我们的普罗大众,还有一个专注于服务于我们的小微企业。我们提出目标和使命,就是让金融普惠大众,就是让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中国的金融能够普惠、能够普及到大众,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探路者。

我是从传统银行过来的,在来到微众银行之前,我和董事长一起在研究和策划、研判这个市场和国家政策的时候,像我们这样一个小的民营银行,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像大银行一样做高端客户、高净值客户。中国3600多家银行机构也不缺这么一家。我们从一开始说的非常清楚,要做差异化和特色化。在这条路上我们怎么发挥我们的东西,我们感觉虽然今天银保监会的冯主任讲了一番很振奋人心的普惠金融现在的一些数据,但是在当初中国普惠金融的道路是比较艰难的。

因为我是从传统银行出来的,也做过批发业务,也做过零售业务,在做的这个过程中真的感觉做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也就是二八定律里的80%,实际上银行是非常、非常艰难的。刚才前面大家都讲到了,门槛太高,风险太大,还没有适路的产品,银行要承担比做高净值客户和大客户更多的成本。所以从这两个方面,你的受众和自身都可能决定你很难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但我们在过去做的过程中看到,随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我们有机会把这个应用好了以后,可能服务到我们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没有得到很好的服务,也就是李扬教授讲到的没有获得平等、有尊严、便捷的金融服务的群体,我们把这两个定位我们的蓝海和我们的长尾客户。

我们三年多做了一些实践,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只从实践角度来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第一,首先找适销对路的产品,现在概括起来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小微企业,还有一个是普罗大众。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样的东西?一是纯线上,微众银行大家可能有一点知道了,但是在任何地方看不到微众银行的网点,我们银行所有业务都主要集中在线上,就是这么一部手机,就可以做。二是纯信用,这是针对着小微企业和长尾客户的痛点,门槛的问题,同样是98%以上的业务品种,纯粹的信用,没有抵押,没有质押,没有担保,我们还是一个随借随还,主要的产品贷款期限是,今天借,最快明天就可以还款,最长的期限是20年,而且提前还款我们支持,不收任何费用。做了三年下来,上万亿的贷款里面,现在的平均贷款账期只有48天,有27%的贷款期限低于7天。

在利率定价上,过去习惯使用传统银行的年化利率,但有一个实质性的改变,我们是风险定价、差别利率。外面有的人说我们普而不惠,就是客户非常多了,但是利率如果被年化了以后是一个不低的利率,如果是万五的话,年化到了18%。我们从定价上来说,是参照了跟我们同质性的信用卡的利率,肯定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我们累计发放贷款已经超过1.35万亿元,其中74%左右的贷款实际成本不到100元钱。这能够说它不惠吗?

所以,我们确实是小额,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没有超过300万,全部做的是300万以下,目前我们每放一笔贷款没有超过30万,户均贷款余额仅为21.48万。在个人消费贷款,户均贷款余额只有1.2万,笔均贷款金融仅8100元。这样的贷款产品,我们做了两方面(创新),一个是纯线上,另外一个方面也有一部分结合场景做了O2O,在微车贷、微路贷上结合场景把这些东西做起来。我们的账期和收益还是比较好的,这些方面要给我们的客户有一个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是我们专注的一个方面,而且从三年多走下来,这个情况确实比较好。

过去我服务过两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他们可能需要用十年以上至少是十年,可能是几百个网点、几万人干的东西,我们现在用(三年多的时间)干出来了。微众银行现在有效用户数近800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达1.35万亿元,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7座城市。用三年多的时间做到这些,应该说在银行业探索里,在中国金融和世界金融史上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那我们怎么支撑起业务的快速发展呢?我们非常重视科技、IT,首先要建立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系统,要建立一个支持高并发的以亿量级计算而且随时可以扩容的核心系统。因为我们都是非常小额的客户在做,每天、每时、每秒都在发生一些交易,首先要建立自己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在过去的全国股份制银行,是没有这样的动力和实力去做的,但是我们是刚刚建立起来,我们经过8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自己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系统。

这个有几个非常好的特点:一是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我们没有买大机器,用的是开源技术、分布式架构,现在我们IT运维成本已经降到了国内银行业的1/10以下。二是极大提高了效率,使我们能力比较强,去年单日最大交易1.97亿笔,就是一天的交易量。我相信大银行在做这个过程中,可能现在宇宙银行工商银行一天峰值就是4到5亿,在过去大型机的情况下做的。 三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了7*24*365无间断服务,这是我过去在股份制银行提出的口号,但是在这儿的实践里,得到了一些成功,这个成功是什么呢?开业到今天为止,微众银行除了2015年合作对象在年节结的时候,业务停了三个小时。除此之外,没有停过一天的业,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做到了同城双活。而且是在有54%的贷款是在非工作时间,这么大一个交易量的情况下实现,这块东西真正体现了我们的科技能力。我们定下的ABCD,就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都在生产环节中跑起来了。

还有就是风险控制,因为银行最终是经营风险的,特别是长尾客户下沉到这儿,又是纯线上和纯先用做的。我们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风险规则,创建新型风控体系,引入决策树、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建成包括征信、互联网、反欺诈等七大类风险模型,以及信用风险策略、反欺诈、拨备、征信、风险参数等五大工具箱;将人行征信和公安等传统数据,与互联网和行为等新型数据相结合,更全面地评估信用风险;将大数据与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技术相结合,更精准地识别客户身份,防范欺诈风险;引入第三方电子存证管理、机器人客服和机器人催收、数据访问安全体系,控制全流程线上操作的潜在风险,有效地发挥了风险防控作用。

经过三年时间,各种产品的不良率在去年年底一直比较平稳,去年年底是0.64%,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但是我们这样还和一般的银行不能比,因为我的贷款周期比较短。但经过三年的时间检验,我们所有的贷款产品风险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暴露,而贷款周期只有48天,还有就是在这个里面纯信用,没有一笔抵质押,(风险还这么低)这给了我们一定的信心。

我们还采取了一个联合贷的方式,这个地方特别要感谢吕董,我们是一个非常小的银行,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30亿的资本金,而且在做负债的时候,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受到一些困难,在这方面就采取了一种联合,就是过去的银行里面的做对公业务的银团的贷款,把它移植过来做。这样的话,可能在和其他的银行里面,现在感觉一个最大的好处,因为我们的贷款投向完全符合国家的普惠金融目标,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贷款,这样的话把更多的资源引导到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来。还有就是在这个里面因为它的贷款质量比较好,使银行里面有一个比较好的质量,到现在已经和全国的持有金融牌照将近6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果没有监管和吕董的支持我们是做不下去的,因为量太大,我们大量的是通过吕董建立起来的东西做一个资产流转,这个方面我们感觉可能有一点还原金融的本质,也就是把金融资源和金融资产真正用于合理贷款投向中,我们感觉这是一个成功摸索的经验。

另外,从现在数据来看,贷款的数据,就是真正体现普惠金融方面,现在超过8000万的实际用户,如果从用户年龄上来说,我们用户从25岁-55岁占了98%点多,因为过去没有做大学生;如果从学历上来说,79%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如果从职业上来说,75%为非白领从业人员,主要是集中在蓝领和进城农民工,而且他的高覆盖面现在已经到了31个省市自治区,567所城市。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超过70%的企业客户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超过40%的个人客户为首次获得个人经营性贷款。这对我们建立诚信社会,给人民银行提供诚信的交易记录也作出了一个比较好的贡献。

在这儿欢迎大家以后到我们那儿指导工作,也要非常感谢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觉得可能包括监管,请求监管给我们更多的宽容,给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我们是在为中国有发展前途的,在40年改革开放中红利未被顾及到的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在给他们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责编:李栋、朱一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