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工行定点扶贫23年 多方位帮扶显担当

2018年10月16日19:0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横亘在四川巴中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与村小学之间有一条山溪,每逢下雨溪水上涨,孩子们就无法过河。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李佐英,在这里任教已经23年。多少年来,只要下雨,山溪里发水,她就挨个背孩子们过河上课。多年涉水使她身患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所村小学,始终没有离开这些孩子。这样的情况在2016年得到了改善。这年,中国工商银行捐资并组织修建了“陈家坝爱心溪桥”,从此孩子们上学、乡亲们出行方便了,李佐英不用再背着孩子过河了。

“这是一座爱心之桥,是一座希望之桥,也激励着工行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日前,工行驻通江县扶贫干部顾欣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他在工行定点扶贫的通江县挂职副县长期间,这座桥时刻提醒着他肩上的重任,也连接着工行与当地百姓的23年帮扶情谊。

1995年,工行按照国家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开始对四川省通江县、南江县、城口县(1999年划归重庆后不再列为该行扶贫点)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工行特色的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产业扶贫、绿色扶贫、金融扶贫、救灾扶贫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新路子。2002年、2015年,工商银行在四川的扶贫范围扩大到万源市和金阳县。在这23年里,工行在四川的定点扶贫之路上展现的传承与坚守、责任与担当,让这家大型银行与四川秦巴山区和大凉山地区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让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教育扶贫圆梦想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兴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被工行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每年,工行都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对贫困地区的无偿捐助。2017年,工行进一步提高了捐赠金额,其中,向定点帮扶的4个县市每地捐赠550万元,共捐赠2200万元,同比增长10%。而这些资金,一大部分投入到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在通江县,工行捐助的不仅仅有“陈家坝爱心溪桥”,还有陈家坝村希望小学包括校舍、运动器材、桌凳、图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设施,以及当地陈河小学、列宁小学等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图书角、爱心书包等,覆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南江县,工行资助建设了全县最好的学校———七一南江中学。

除了对硬件设施的捐助,工行在教育扶贫的软件支持方面也颇费心思。据介绍,2017年,工行在这4个定点帮扶的县市分别举办了中国工商银行第十四届“启航工程—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按每人5000元标准资助了401名新考入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顺利迈入大学校园。面对大学毕业生,工行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大学生专项招聘,降低贫困家庭大学生应聘工行的门槛,进一步延伸了教育扶贫链条。

去年,工行共在全国招聘了340余名贫困大学生,其中生源为定点扶贫4县市的有12人,有效帮助贫困家庭通过一人就业实现全家脱贫,真正斩除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受益的不光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工行还针对教师也制定了不少鼓励帮扶政策。去年在教师节期间,工行在4县市开展了中国工商银行第十五届“烛光计划—优秀山村教师表彰”活动,共有400名扎根山村的教师获得表彰,每人奖励2000元;在成都举办了第四届“烛光计划-山村教师培训”活动,4县市来自山村的共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学习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一些山村教师首次来到省会成都,在学习提高的同时更拓宽了眼界。”顾欣说,在他看来这些措施充分起到了“扶智”与“扶志”的作用。

产业扶贫促增收

“到今年9月30日,南江县48个贫困村要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所以我们把今年的重头工作定为产业扶贫,投入非常大。”同为工行扶贫干部的娄可伟,在他挂职县委副书记的南江县也干出了一番事业。

颠簸在娄可伟日常下乡工作中走过无数遍的泥泞山路上,他向记者详细地介绍起工行产业扶贫的政策。

“工行在2016年投入1200万元开展万源黑鸡、南江黄羊、通江黑猪养殖等项目,建立了‘工行+政府+村两委+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即由工行从龙头企业购买仔猪、种羊、鸡苗等捐赠给贫困户,政府部门负责立项监督,村两委负责日常管理,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兜底回购和购买保险,各方配合保障项目科学高效运行。”娄可伟说。

以南江黄羊产业扶贫项目为例,2016年,工行在四川南江县探索创新出黄羊产业扶贫模式。

该项目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工行出资购买当地黄羊龙头企业四川北牧集团的优质能繁母羊,捐赠给贫困村黄羊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将黄羊借给有养殖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两年后贫困户归还同等数量、质量的羊,专业合作社再将归还的羊借给其他贫困户养殖,滚动发展。另一种是工行把出资购买的能繁母羊捐赠给贫困村作为村集体资产,贫困村引进专业养殖大户集中托管代养,通过科学化养殖实现增值最大化,再将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给村集体和专业大户,村集体按照一定比例向贫困户分红。

近两年,工行累计捐赠700万元实施南江黄羊产业扶贫项目,收效显著。“该项目的增值部分全部用于精准扶贫。其中,1300余户参与项目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红800余元,提高了兜底保障收入;贫困村集体每年分红1万元,解决了部分贫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问题。同时,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月工资2500元左右。贫困户还可以通过种植牧草出售给合作社及养殖大户,以及帮助大户打扫卫生、清运粪污等临时性工作获得额外收入。此外,贫困户还可以将自有羊只或饲养放牧必须的山林入股专业合作社,获得额外分红。”说着,娄可伟露出满意的笑容。

据记者了解,这个帮扶项目通过实施规模化、科学化的黄羊养殖,带动了当地黄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项目实施后,帮扶村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基础和收入,贫困户也能持续获得分红,有力助推帮扶村脱贫,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目前,该项目在南江县28个乡镇的1300余户贫困户中取得了实效,脱贫人口分别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一批”贫困户的8.2%和26.1%。南江县已将“南江黄羊”列为县域脱贫攻坚四大产业之一,并把南江黄羊产业扶贫项目模式复制到土鸡、土猪、黄牛等养殖项目,有效带动了县域整体脱贫奔康。

记者在工行的帮扶村之一桅杆村,看到产业扶贫及综合帮扶的效果:整齐的村舍错落有致,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村史馆陈列着的历史物件诉说着桅杆村一路发展的奋斗史。

据了解,为了帮助桅杆村更好地发展产业,工行南江县支行的干部每人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我就负责5户,每周末都会来看一看,了解贫困户家里养殖、种植情况和脱贫进展。”工行南江县支行行长杨海说。

投入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只是工行助力脱贫攻坚大战略的其中两条支线,在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绿色扶贫、卫生扶贫、救灾扶贫等诸多领域,工行和它的扶贫干部们也正在不断探索创新,以实现多领域齐头并进助推贫困地区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伟大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样脚踏实地的劲头,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责编:岳弘彬、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