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当过兵、快退休,非要在村里扎根不回来,为啥?

2018年10月16日19:1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当第一书记就不要想好耍,想好耍就不要当第一书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吼狮乡来龙村第一书记陈云华说。2017年,他担任第一书记的这个贫困村成功脱贫,个中的辛苦和付出他心里明白,但以生命赴使命,带领乡亲们巩固脱贫奔小康,如今已成为他心中的另一个崇高目标。

全年无休加班轻伤不下火线

陈云华,中国工商银行派驻广元市剑阁县吼狮乡来龙村第一书记。这位当过兵,在基层行工作多年且是剑阁两届县政协委员的工行人,一“扎”进来龙村就近四年。原本,今年3月县上按期调整第一书记他可以申请返回工行,可再三考虑后,他毅然决定留下来接着干,因为去年“来龙村刚脱贫,下一步还需巩固提升已脱贫成果,帮扶工作任重道远,支行员工少,工作压力也大,换个新人农村工作不熟悉,一时半会儿接不上手,工作怕断档。”

陈云华告诉我们,既然来扶贫,肩负组织重托,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好,不辜负当地党委和派出单位的期望,做第一书记,一定要深刻领会“使命、责任、担当”这六个字的含义。

2016年国庆,2017年元旦、五一、国庆,陈云华都在村上度过。什么“5+2”“白+黑”“晴+雨”“寒+暑”他都一一品尝。今年端午节,因突击工作,他又在村上。

2017年4月村上种植烤烟苗和今年1月天寒加班,陈云华两次感冒引发肺炎,两次病重在工作岗位上。因村上离县城医院75公里,就医不便,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能利用周末去县里医院输液,留出更多时间在村上工作。这就是责任与使命。

回想起这件事,工行剑阁县支行行长周旻感慨万千。她说,陈云华是行里的业务骨干,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可这位同志很执着,特别敬业,硬是铆足了劲,要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勤劳付出的他,被原四川银监局评为2017年度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陈云华(左一)在贫困户家走访

常吃百家饭,全村到处跑

来龙村中午1点,阳光很足,晒得人皮肤隐隐作痛,一阵风吹来,干爽的空气中夹杂着山里农家的味道。

在吼狮乡政府门口,一位身形较瘦,皮肤黝黑,戴着一顶草帽的中年男子迎面走来,岁月与每日的辛劳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如果不是有人引荐,很难想象眼前的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工行派驻的第一书记。

吼狮乡地处剑阁县南部,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来龙村位于吼狮乡的深凹里,当地百姓主要靠种植水稻、小麦、花椒、海椒、花生、烟叶,养殖猪、牛、鸡等为主。寒暄中,陈云华告诉我们,来龙村共有264户,772人,其中贫困户71户,185人。2017年,在吼狮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工行剑阁支行的大力帮扶下,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来龙村已成功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条木凳,一盏白炽灯,就是陈云华在来龙村的家。这是当地村民从搬迁新房中腾出来的一间屋子,在一楼,房间里还有点石灰夹杂着水泥的味道。忙碌一天后,拖着疲惫的身体,陈云华就在这里歇脚。

村上事情多,很难每顿都赶回家吃。陈云华告诉我们,来龙村百姓很朴实,这几年,和村民们都熟悉了,为了方便工作有时候赶上哪家,就在哪家吃点随便饭。

要致富,先修路。2014年时,来龙村只有2.9公里村组道,覆盖面积小,村民出行不方便。吼狮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申报道路项目。经挂联吼狮乡的剑阁县委常委进村勘察、调研,投资近200万元新建5.8公里村组道,到2017年11月初建成通车,来龙村的硬化道路已达8.7公里,2.5米宽的入户路直达每家每户家门口。

在去村民家走访途中,陈云华开了一辆自用五菱荣光面包车。他说,这种车农村很实用,贫困村崎岖山路,每天都要用车,有时与乡村干部一起到附近乡镇去走走看看,取长补短,改进工作,虽然每月自费燃油支出上千元,但脱贫攻坚工作效率高。

2017年冒雨施工的村道

经常走访农户家与村民打成一片

在来龙村,王姓住户特别多。王大叔,今年65岁,独居,长年患有支气管炎,平时在家就做点农活,养点鸡和猪。到他家时,王大叔刚午休起床,见陈书记又来了,还带着几张生面孔,非常热情地招呼着。

他告诉我们,他身体不太好,又是一个人生活,陈云华在来龙村这几年,隔三差五就会来家里走走、看看,“经常来慰问”,关心他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询问有什么困难。2017年,全村都脱贫了,他看病就医能报销90%以上,自己力所能及做点农活,养点鸡和猪,“生活完全没问题,挺好的。”

隔壁王子银一家,住着两层楼的搬迁房。见有陌生人,他家的狗不停叫着,陈云华径直走过去,挥了挥手,那狗便不再吠叫,可两只眼睛却始终盯着我们几位初来乍到的陌生人。王子银不善言辞,他说,陈书记经常来家里慰问,彼此特别熟,大家有什么困难或需求,都会及时告诉他,“陈书记真的是个好人。”

听说家里来了工行人,村民王安民挺高兴,连忙端凳子、倒茶,递烟。王安民说,陈书记是工行派驻的第一书记,几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人又热心,是村民们的贴心人,在他带领下,全村都脱贫了,“如今吃住不愁,今年5月,我在工行申请了3万元扶贫信用贷款,就想着买头牛,再买点鸡来养,让生活更好点。”

贫困户王安珍—村上老党员,他说,陈书记是好书记,平时不说大话,开会不讲套话,与群众打成一片,努力为村民办实事,我易地搬迁住上好房子,来龙村脱贫攻坚大变样,感谢党的农村政策好,感谢乡党委关心老百姓,感谢工商银行大力帮扶贫困村,工行是咱贫困户贴心人,我们记得到。

在村委会,我们遇见了村支书王永全和村长王安树。村支书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陈云华“瘦了,黑了。”他说,感谢工行为来龙村派来了一位优秀第一书记,整个班子很团结,有什么事都及时沟通,大家商议决定。

集体经济是脱贫的一项重要指标。村长王安树告诉我们:“这些工作,都离不开陈书记的辛劳”。2016年村里投产黑木耳养殖,每年产值超过2万元。2017年,村里还种植了60亩海椒,并成立了来龙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乡上产业发展方向,村上栽了200亩2万株优质柑橘,预计今后年产值超过10万元。

陈云华(左一)帮助贫困户晒麦子

见农民插秧脱掉鞋子就往田里跳

6月,正是播种插秧的季节。

傍晚5点过的来龙村,已褪去正午的炎热,凉风习习。走在田埂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绿油油的庄稼,和远处的炊烟,整个村子显得很安详。

在一处水田边,几位农妇正在田里插秧。嫩绿的秧苗,映衬着太阳的余辉,经她们之手快速插入秧田里,整齐而笔直。大忙季节,看到她们插秧,陈云华停下脚步,脱下鞋子,卷起裤腿,随手抓起一把秧苗,跳入田里,和大家一起插起来。

这看似突如其来的举动,并没有让在场农妇吃惊。陈云华同她们一起,很快插完了这块田。

站在田埂上,我和她们聊了聊。说起陈云华,几位农妇七嘴八舌,纷纷为他点赞。其中一位农妇告诉说,陈书记这人“心眼好,还勤劳”,随时都在走家串户,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旁边一位农户抢过话说,陈书记经常主动帮大家做农活,掰玉米,收花生,收海椒,“只要他碰上了,就会抢着干。”

几位农妇告诉我们,如果哪一天,陈书记真离开了来龙村,“还挺不习惯的。”

陈云华(左一)和村民一起插秧

一起散步聊天一起畅谈明天

天,慢慢黑了。夜晚,来临。

晚饭后如果没有会议和夜校,便是陈云华和几个伙伴的散步时间,初夏的夜晚,乡上、村道边留下了他们的剪影。

他们是剑阁政法委、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单位派驻吼狮乡各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都在这里干了几年了。陈云华说,大家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散步途中,大家热聊了脱贫攻坚这个话题。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派驻的第一书记杨春蓉说,自己是从农村长大的,明白如何与村民打交道,陈云华刚来时,还经常向她请教,陈书记当过兵,又在工行工作多年,客户信任度高,工作肯吃苦,我们几个第一书记常在一起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合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第一书记的工作充满艰辛,生活略显乏味。杨书记说,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干好,开心做事,不图回报,为村民们办点实事,努力改变贫困村的面貌。

陈云华说,作为一名女同志,杨春蓉书记都能克服困难,担当这项工作,男同志更应搞好。脱贫攻坚不是观光、作秀,体验农村生活,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堂堂共产党员的担当。咱们来龙村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了,但下一步还要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责编:岳弘彬、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